山东无棣:一座古城何以“点亮”鲁北县城-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01 16:23:46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无棣:一座古城何以“点亮”鲁北县城

字体:

  7月26日,夜幕降临,山东无棣古城建筑物上的灯光次第亮起,勾勒出古城的精致轮廓。城外,古城的灯光在荷花湾里映出粼粼金光,海丰塔矗立在彼岸,默默“注视”着古城再次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

  来自省市县19家主流媒体的40余名记者行走无棣古城,通过实地走访、深度体验、专题访谈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无棣古城的独特文化底蕴,共同见证一场文旅融合“大戏”精彩开场。

  72岁的仝秀泽带着锣鼓队在城门楼下摆开阵势,66岁的李艳凤和队友们精心打扮、整齐列队,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疯秧歌开始表演。一旁的快手大舞台上,群众纷纷上台秀一把才艺绝活;不远处的百姓大舞台上,市民们正排队等待高歌一曲;十字街头上的老电影放映现场,人们在光影流转间重温经典。

  无棣古城把“非遗舞台”“百姓广场”的属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按照无棣县委副书记、古城运营管理和文旅融合发展指挥部指挥窦彭波的说法:“无棣古城不但是给游客建的景区,更是给无棣人民打造的文化高地。”

  离开喧嚣的东西大街,汇入非遗街区的熙攘人流,陶艺、绒绣、泥塑,各种非遗手工作坊鳞次栉比,糕点铺、非遗馆、快书摊夹杂其中,古城的文化范儿一下子就起来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无棣盘活文化资源的重要路径,扎根于群众中的非遗正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在这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鲁绣(绒绣)代表性传承人咸胜男拥有一间工作室。从一米见方的绒绣挂画,到各种图案的绒绣团扇,再到小巧玲珑的绒绣挂件,整个工作室里摆满了咸胜男的作品。

  “平时就在这里一边制作一边录视频,楼上还有研学教室,能让学生来体验。”咸胜男说,在她这里接受培训后从事绒绣制作的学员已经超过一百人,目前她和学员的作品主要靠别人直播带货,下一步她准备自己直播。“这条街区就像无棣非遗集中展示的橱窗,北京、天津等地都有游客慕名而来。”

  无棣古城形成于商周,发展于隋唐,繁荣于明清。融合多种文化、民俗风情,是鲁北和天津以南广大地区历史文化风貌的典型代表。依托这份文化宝藏,无棣县通过打造新场景、创新玩法、丰富体验,让古城文旅资源焕发新生。

  在打造游玩新场景方面,无棣古城打破单一景点模式,以“串珠成链”的思路构建集群景点,让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这个夏天,古城在新增非遗游玩项目的同时,开发了水上乐园、草坪音乐会等新颖场景,持续开放非遗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非遗集市、百姓大舞台每周末常态运营,泥塑、绒绣、相声、快板等轮番上演。无棣县还依托古城建设了览仕盛宴婚礼艺术中心、无棣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齐鲁婚俗文化馆等场馆配套设施,打造“甜蜜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和婚庆一站式服务区,上榜山东省首批“最美爱情打卡地”。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