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标签让“威海味道”活起来-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01 10:25:59
来源:齐鲁晚报

数字标签让“威海味道”活起来

字体:

  自2024年6月在山东率先启动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试点以来,威海已有20余家企业、50余款产品加入试点,17款数字标签产品成功上市。标签背后,一个“精致城市”的品牌升级密码正在被激活。

  数字标签应用

  提升附加值

  “刚开始推广时,抵触情绪是有的。”威海壹鹏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坦言,“包装上已经有条形码、微信码、各种‘小红书码’,再加个数字标签码,还要上传内容,感觉是平添负担。”这种顾虑,在推广初期并非孤例。

  转变的契机源于威海凭借“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联系点”的政策优势及产业资源,率先推动数字标签应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生产工艺、检测报告、溯源数据等核心信息纳入数字标签,打破了传统标签的信息局限。数字标签凭借其海量存储与灵活更新特性,成为破解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跳板。

  壹鹏食品很快尝到了甜头。作为速冻生制品供应商,他们的客户是烘焙店、酒店。以往推出新产品应用方案,需销售人员层层转发教学视频,效率低下。如今,研发团队将最新方案拍摄剪辑上传至数字标签,“客户扫码立即可看,省去所有中间环节,信息传达更快、更直接”。

  数字标签从“负担”华丽转身为高效的营销与服务利器。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为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威海市卫健委综合监督科科员王桂珍介绍,卫健委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了全省首个《威海市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前期专项调研就达10余次,精准捕捉企业痛点。随后专题培训、专家服务团队“陪伴式”指导接踵而至,覆盖产品设计到系统对接全链条,极大降低了企业的试错门槛。

  威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一级主任科员都兴龙表示,数字标签作为新型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为食品行业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新型挑战。因此监管部门会着重引导和督促企业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杜绝利用数字标签进行虚假标注、非法宣传,甚至链接非法内容等行为,确保“码上信息”真实可信。

  透明信息成为

  “放心消费”硬核注脚

  数字标签的价值远不止于企业围墙之内。它如同一扇窗,将“威海制造”的里里外外坦诚置于消费者眼前,悄然重塑着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方正纳豆在数字标签中创新植入了语音播报、图文食谱功能。扫描产品二维码,不仅能听能看,更能学到纳豆的家常做法。这一设计精准契合消费者需求,强化品牌差异化优势,助力其快速打开抖音等新媒体市场,实现口碑与销量的双增长。

  更深刻的信任感在消费者心中扎根。在威海一家特产店扫码西洋参枸杞茶的李女士的感受极具代表性:详细的检测报告与原料溯源信息,瞬间击碎了“怕买到假货”的疑虑。“这种透明让我对威海本土品牌充满信心,品质感实实在在。”她兴奋地分享二维码的举动,正是口碑传播与城市品牌认同的自然流露。

  山东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夏辉说,这种基于透明建立起的公信力,正成为“精致威海·放心消费典范城市”最硬核的注脚。当每一包海产品、每一盒西洋参都能通过扫码展现“前世今生”,当企业像壹鹏食品、方正纳豆那样主动拥抱透明与创新,“威海制造”便不再是一个抽象口号,而是成为消费者指尖可触、心中可信的品质象征。

  从餐桌到城市

  智慧生态的威海蓝图

  数字标签在威海的故事,起点是食品包装,终点却指向更辽阔的城市智慧图景。其底层逻辑,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应用。

  “威海经验的核心,是以系统性思维构建了从政策引导到市场落地的完整生态链。”威海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建伟说,这体现为三大支柱:系统化的政策设计提供制度保障;贯穿企业转型全周期的闭环服务破解难题;利用重大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并通过标杆企业的“鲇鱼效应”激发全行业创新活力。这一融合了政策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和生态创新的综合治理体系,为智慧城市的生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