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走进位于高青县的山东齐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氟新材”)生产车间,刚建成投产不久的含氟高端电子材料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一派全力以赴“拼比看”的繁忙景象。
“一期产品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主要应用于芯片加工领域,每月产值约3000万元。”齐氟新材副总经理张传本介绍,这个项目的核心产品实现了技术上从0到1的突破,一举扭转我国此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而在生产车间不远处的规划地块上,二期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已悄然展开。“氟橡胶是高端装备的关键密封材料,含氟换热液则瞄准AI算力中心的散热需求,都是眼下市场上紧俏的‘香饽饽’。”张传本眼中的期待,正是高青县氟产业“向氟而行”的底气所在。
其实,不只是齐氟新材的项目,山东澳帆新材料有限公司第四代新型氟材料项目二期等多个氟产业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上图)。拼经济靠什么?高青县用项目快速推进的实践给出答案:靠拼劲、靠闯劲、靠争分夺秒的执行力。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赛道上,高青县正以优质项目为强劲“引擎”加速奔跑。这种发展动能不仅体现在单个企业的成长上,更渗透在产业集群的崛起进程中。翻开近年“工业起势”成绩单,新材料、健康医药两大优势产业的增量崛起尤为亮眼。以氟化工为例,飞源化工、南大光电(淄博)、齐氟新材、澳帆新材等十余家企业次第落地,已在这片土地上织就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氟材料产业集群。
产业的持续壮大,离不开清晰的发展路径与精准的布局策略。围绕氟化工产业升级,高青县始终锚定“龙头引领、链条延伸”的发展路径。从基础原料到氟碳化学品,从含氟精细化学品到高端聚合物,从电子特气到氟化盐,全产业链布局让产品结构实现从单一到多元、产业层次从基础到高端的跨越。这份坚持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增长:近三年累计实施省、市重大项目123个,新投产产业项目54个,工业总产值每年保持30亿元增量,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等指标多次稳居全市首位,用数据勾勒出县域经济的上扬曲线。
产业腾飞的背后,空间载体的支撑同样关键。2024年,高青化工产业园成功扩区的消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心剂,3500亩新增发展空间如同一块“强磁”,吸引着优质项目加速聚集。“园区现有规上企业30家,聚焦氟化工、硼化工及高端树脂产业,2024年产值达86亿元。”该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公丕民介绍,当前正抢抓扩区机遇,一方面紧盯国内氟化工高端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另一方面储备优势项目蓄势待发,短期内冲刺百亿元产值目标,推动园区经济再上新台阶。
从一条生产线的技术突破,到一个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再到一片园区的能级跃升,高青县以氟化工产业为支点,正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格局,在“拼经济”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