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明确市属国资国企2025年改革创新“路线图”-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8/06 10:33:58
来源:齐鲁晚报

威海明确市属国资国企2025年改革创新“路线图”

字体:

  8月5日上午,山东省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威海市属国资国企2025年改革创新工作有关情况。

  2025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围绕山东省2025年着重抓好的10项重点改革任务,对照市两会、经济工作会提出的重点目标、重点任务和市属国企现状,明确了四大项改革创新事项:

  在产业布局调整中

  深化改革创新

  对市属国企来说,一方面应守好传统产业“基本盘”,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实业,不轻易换赛道、另起炉灶。另一方面用好支持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做好规划引领,统筹谋划“十五五”期间市属国资国企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于10月底前完成《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强深化整合,完成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为导向,组织企业对内部产业相近、业务趋同的权属企业稳步合并同类项,重塑业务板块、组织架构和股权层级。明确主责主业,根据《市属国有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试行)》,各企业主业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个,拟培育主业原则上不超过1个,全力解决主业多元不聚焦、主业萎缩、公益企业主业不强等问题。

  在改善经营质效中

  深化改革创新

  对照省属国有企业经济规模和运行情况看,我市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行效率亟待提升,创效、增效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稳中求进,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坚决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增速;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社会贡献总额继续提升。深入推进亏损治理,把全资、控股、参股亏损企业(不含市场化基金投资项目)全部纳入治亏范围,建立治亏“常态、常抓、常治”机制,持续压控亏损面、亏损额。筹办基金投资者产业推介会,邀请头部基金管理机构及所投企业,专户基金、产业基金所投企业,市属企业项目合作伙伴等来威洽谈合作。探索“一户企业高效推进一件事”工作机制,紧盯城投集团转型升级、热电集团大机组项目建设融资、公交集团减亏治亏等一揽子要事、难事,与企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在坚守底线红线中

  深化改革创新

  针对国企债务重、经营压力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压降融资成本、减轻国企利息负担,严控各类风险,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全程监控,打好投融资管理组合拳。严格融资预算审核,实行债务目标化管理,严禁超预算融资。逐笔压降融资成本,原则上不得新增非标融资业务、新增融资成本不得超过6%。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严格落实日监测、周调度、月研判的防控工作机制,提高风险监测预警及应对能力。强力清欠,加大款项清收力度。突出“清收不良也是创造效益”的理念,摸清应收款项底数,指导企业综合运用协商清收、法院诉讼等方式,坚定不移完成年度清收目标。顺势而为,推动城投集团市场化转型。围绕城市综合运营商的功能定位,帮助企业明确各业务板块发展思路,打造新的“AA+”融资主体,实现资本营运能力、抗风险能力双提升。

  在激发企业活力中

  深化改革创新

  国资委必须扛好扛牢责任,强化穿透式监管,做到既在现有制度政策框架内体现“顶格”支持,又充分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督导和帮助企业夯实根基。开展公司治理示范工程行动,进一步加大健全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内部制度体系、强化落实董事会职权、增强经理层经营活力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加快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做好三年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人员总量进一步压减、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梯次建设进一步加强。管好高管人员,全面、动态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始终保持100%覆盖。培优中层干部,规范选任程序、增强后评价质效、提高竞争上岗选任比例。配强后备干部,建立年轻人才培养锻炼、定期考评、适时使用、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着力培养一支规模适中、梯次接续的复合型国企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更加完善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在重点考核“一利五率”指标的同时,“一企一策”设置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对商业类企业重点考核经济效益,对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和服务保障能力。构建规范化、专业化、精益化国资监管格局,制定修订主业、投资、租赁、薪酬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制度,将国企经营全面纳入制度框架。进一步增强监管的严肃性,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做实做细项目后评价、线索移送、追责处理、落实整改等工作,以有力、有为、有效的监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