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进一步明晰高质量发展重点-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08 16:45:54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临沂进一步明晰高质量发展重点

字体:

  上半年,山东省临沂市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短板,金融、房地产、建筑业、工业等指标增速环比回落。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会议提出,要坚持“全市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核心抓项目、关键抓招商”,自抬标杆、加压奋进,重点从推进临沂商城国际化,以教育、科技、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以标志性产业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收官任务。

  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开放高地

  坚持“一个扁担挑两头”

  4月,2025马来西亚中国临沂商品展览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5月,临沂112家企业参与中国(临沂)—哈萨克斯坦国际商品展;6月30日至7月8日,172家临沂商城企业共同参加2025临沂商城优质产品(安哥拉)博览会……临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国际市场。

  为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开放高地,临沂大力实施商城出海、企业出海,积极“走出去”拓市场,坚持“一个扁担挑两头”。国内“一头”,重点培育外贸龙头,年内新增跨境电商2000家。作为外贸龙头,能利用自身优质资源为企业出海成功“搭桥铺路”。在第二届临沂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临沂商城控股集团专场上,106家前来参展的本地商户就与83名国外客商实现零距离接触,拓宽了海外市场。海外“一头”,新布局海外商城、海外仓30处,再组织境外展洽活动29场次。政府带头办展会,并进行配套服务,“百团千企”结伴出海能获得更多机会;海外仓的设立则起到货代公司的作用,让取货更快更便捷。“前展后仓”结合起来,能够让外商真正去了解临沂的产品,促成企业间的合作。国际物流大通道即“一个扁担”,加快构建“公铁空海”立体化国际物流大通道拓展TIR、GMS物流线路,中欧班列到发500列以上,加强与山东港口集团对接,成立合资公司,开展海铁联运、抵港直装。

  以教育科技人才

  赋能新质生产力

  过去临沂市企业发展靠规模扩张,以量的增长追求利润。而现在,面对市场饱和,临沂市强调要靠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才能赢得发展,抢占新质生产力赛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坚持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筑牢教育基础方面,临沂市支持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临沂工学院等高校发展,重点对接100所高校院所,落地合作项目200个以上。加力技术攻关,用好临沂科技大市场。临沂明确目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年内转化成果增长20%以上。强化平台建设。在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上,临沂市重点试验室整合优化到300家左右,年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4%。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临沂市年内新培育市级“人才飞地”10个、链接优质成果30项以上。

  以标志性产业链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接续是临沂市面临的关键问题,当下,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新兴和未来产业规模不够大,动力转换“青黄不接”。

  为此,临沂市明确提出,必须摒弃粗放发展模式,将“深耕细作”先进工业作为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锻造13条标志性产业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瞄准“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从链上发力,以抓项目为核心,抓政策为保障,抓创新为关键,实施三年攻坚行动,打造具有辨识度、话语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要围绕“三图六表”,用好“一致性清单”,解决好在建项目要素制约,有序开展“3+5+13”系列招商活动,出台个性化产业支持政策,尽快立起全市发展的“四梁八柱”。

  以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

  当前,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临沂市城乡空间布局虽大体成形,但发展仍不够均衡。

  临沂将持续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以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临沂市以羲之故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为核心,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奥体片区为核心,打造城市活力新中心;以商贸物流城建设为带动,打造西部新城;以沂河新区为示范,打造产城融合高地。县域重点抓特色发展,以产业为支撑、以园区为抓手,做大经济体量,实现强县进位、弱县赶超。同时,加快沂水、平邑等市域副中心建设,并以临港、莒南为中心打造钢铁新城。农村突出抓片区化推进,今年加快90个新片区建设、继续巩固改造28个老片区。把扩消费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点靓沂河”、“激活蒙山”的同时,加快推进96个“1+7”文旅项目,抓实商城、汽车、直播电商、家居等“六大消费”,全力打造鲁南苏北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