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释放“乘数效应”,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2 17:19:17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日照:释放“乘数效应”,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字体:

  前不久,日照有关部门举办了一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振兴有我”路演活动,从百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的13个具有地域特色与发展潜力的乡村振兴精品项目,以“党建+金融+产业”协同发力,释放“乘数效应”,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岚山区巨峰镇相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相金昌带领村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全村385亩土地流转至合作社统一种植,从保底分红的常规种植到特色农业的精准布局,村集体收入从3万元增长至30余万元。2023年,在市委组织部“四联四促”政策支持下,相家峪村又联合肖家峪等5个村打造了“相遇圣山”项目。该项目分三大板块:特色农业种植区引进辣椒、黑小麦等经济作物,亩产值较传统作物提升3倍以上;农旅融合区建成8公里卡丁车赛道和露营基地等10余个,2024年试运营期间门票收入超200万元;药材种植区开垦荒山种植文冠果、丹参等中药材2000亩,预计年产值可超500万元。这个曾经寂寂无闻的小山村,如今靠这三大板块预计年收益达4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60万元。

  向东30公里,东港区后村镇汉家皋陆三村一度面临易地搬迁后的土地闲置困境。村“两委”组织党员代表赴东北三省、潍坊等地考察后,发现榛子种植适合山岭地形,且山东产区比东北早熟更具市场竞争力。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村党支部领办的榛和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村民以资金和土地入股。历经5年培育,550亩核心基地如今栽植榛子树7.5万株,亩产鲜果1500斤,产品远销东北三省、长三角、珠三角甚至海外市场。目前,合作社正计划建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原味、椒盐、蜜焗三大系列产品提升附加值,深加工后产品溢价率将达150%。更关键的是,他们正攻克榛子苗本土化技术,明年计划建设50亩育苗基地,未来将为全市提供低价优质种苗。

  在五莲县红泥崖村,小菌菇正悄然改写山区发展轨迹。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带领党员先行试验菌菇种植,利用山区昼夜温差优势发展羊肚菌、赤松茸等特色品种。2024年5月注册的源丰菌业公司,投资7000万元建设智能化养菌大棚,高标准建设食用菌出菇基地,同时配备3条全自动菌包生产线、标准化实验室、无菌接种室及恒温培养室,可实现黄金耳、黑皮鸡枞等9种不同规格的菌棒生产,日产能达4万袋。此外,该村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合作,共同研发黄金耳深加工产品,将黄金耳营养成分转化为金耳羹、冻干金耳等即食健康产品。这个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村庄,正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这些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背后,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至关重要。在莒县招贤镇西黄埠村,空气里弥漫着玫瑰甜香。这个自1998年开始种植玫瑰的村庄,如今年生产鲜切花1.5亿枝。90后青年宋维鹏在党支部帮扶下,通过日照银行100万元贷款实施玫瑰科学化种植,今年2月14日仅一茬花一棚收入18万元。2024年9月,日照银行针对产业升级需求创新推出“鲜花贷”,首批为该村种植户发放贷款260万元,支持新建20个玫瑰大棚。目前已为该村93户种植户发放贷款180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村村民固定银行存款约2.16亿元,鲜切花真正成为村民走上小康之路的“致富花”。

  此次路演活动由日照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日照银行共同举办。参加路演的项目涵盖村集体项目、村企合作项目、跨村联建项目、第一书记帮扶项目等多元领域。评审团围绕各项目的党建引领与组织能力、创新性与市场潜力、可行性及实施计划、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路演表现与答辩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项目将获得乡村振兴绿色授信渠道,授信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还将被纳入优质项目库,在后续发展中获得优先支持。(记者 丁兆霞)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