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宁津县张大庄镇创新引入“AI法律助手”,推动基层司法服务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法律咨询、矛盾调解、风险预警的全链条数字化治理体系,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全周期治理闭环,提升司法服务效能
为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引入“AI法律助手”,覆盖镇公共服务中心及村级服务站等基层场景,构建“需求识别—智能响应—效能评估”全流程闭环。系统内置2.5万余条现行法律法规,通过“提取关键信息—逻辑分析—法规核实”三步法,精准响应土地确权、劳动争议等8大民生领域咨询。
针对不同事项,系统实行分级处置:94.5%的简易问题由AI在3分钟内直接答复,提供法条解析、案例参考及维权建议;复杂事项则自动转接专业调解员线下深度调处,形成“智能响应—人工介入—闭环解决”模式。自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提供法律咨询423次,生成法律文书75份,成功调解纠纷213件,群众满意率达98.8%,让专业法律服务以“零门槛”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打造智能响应体系,实现法律服务精准化
“宅基地边界怎么划?”“打工没签合同能要工资吗?”面对村民高频咨询,“AI法律助手”依托动态更新的法律知识体系,以“法律条文+案例解析+操作指引”的立体化形式给出解答,让抽象法律变得通俗易懂。
“AI法律助手”作为智能“倍增器”与“连接器”,整合镇司法所律师、调解员等力量,形成协同服务网络。遇复杂咨询时,系统根据工作人员专长精准派单,并同步提供法规查询、文书模板等辅助工具,有效缓解基层法律人才不足困境,形成了“智能助手搭台、专业人员唱戏”的协同服务新格局。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该镇创新推出语音咨询、上门调解等定制服务。截至目前,已为47名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包括为16名行动不便者安排上门调解19次,协助14名老人通过语音完成咨询,打破了传统法律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真正实现“动动手指、服务上门”的便捷体验。
深化数据智能应用,赋能基层治理决策
通过对423次咨询数据的隐私化分析,“AI法律助手”定期生成矛盾纠纷热点分布图与风险预警报告,精准识别土地纠纷、劳资纠纷等治理难点。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张大庄镇建立“纠纷隐患月排查”机制,2025年上半年提前介入化解土地纠纷17起、劳资纠纷21起,两类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35%。
为提升复杂矛盾源头化解能力,该镇打通综治中心、派出所、人社所等8个部门数据壁垒,构建“法律咨询—风险识别—部门联动—结果反馈”的闭环处置链条。今年3月,系统监测到某企业员工集中咨询欠薪问题,相关部门联合介入,3日内帮助4名工人追回欠薪5.1万元,避免纠纷升级。
依托近三年纠纷数据趋势分析,该镇还实现普法与资源配置的精准化。2025年结合AI预警的“春耕期土地纠纷高发”“秋收后劳资纠纷上升”等规律,开展专项普法6场,覆盖农户820余户,相关纠纷同比下降40%,让数据效能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李建辉 焦鑫宇 王汝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