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山东潍坊的“齐鲁天路”人气旺了起来。一条路,连起安丘、临朐、青州三县(市),主线320公里,素有“鲁中川藏线”美誉。在第九届“中国深受欢迎的十大自驾路线”评选活动中,“齐鲁天路”荣登榜单第二名。一路驶来,齐长城、梯田、沂山、嵩山、黄花溪等风景让人目不暇接。
“齐鲁天路”的人气,不只靠风景。“齐鲁天路”行经潍坊建设的20多个乡村振兴片区,这些片区里的村庄,有省级和美乡村、旅游度假区,有采摘园、示范养殖场、民宿观光区,还有农业产业集聚区。“沿途大多是农村,四季有果、各有特色,游客一路品美食、住民宿、购好物,感受到的是潍坊乡村振兴新面貌。”潍坊一自驾协会领队告诉记者。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坐拥全省农业第一的潍坊,如何不断赋予“三个模式”新时代新内涵,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让农民更富裕、村庄更美丽?
近年来,潍坊市把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抓手,深入实施“双百双千”工程,计划到2026年底,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片区,提升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做强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推动1000个村庄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实现全域提升、全面振兴。
“这既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生动实践,也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具体行动,更是各类资源政策向乡村集聚、推动建设农业强市的有效载体,还是展现潍坊‘三农’工作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潍坊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科科长孙晓辉说。
潍坊市坚持全局着眼、微观入手,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遴选确定200个组织建设强、产业基础好、自然禀赋优的核心村,规划154个片区、覆盖1276个村庄,梯次推进、穿珠成链、连线成面,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村人更自豪、城里人更向往的“诗和远方”。
因离潍坊城区较近,潍城区“于河印象”乡村振兴片区内9个村的负责人多次商议如何持续做大产业。近年来,这9个村攥成一个拳头发力,做出了“小而精”“精而特”“特而美”的强村富民大文章。
靠无花果、铁皮石斛、银杏生态园等特色农业产业,该片区与村庄历史深度融合,串联出1条3公里“休闲采摘+红色文化+非遗传承+田园康养”的于河印象“农文旅环线”,年可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5000万元。
据孙晓辉介绍,潍坊市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坚持“空间体系、产业体系、治理体系、生态体系、组织体系”一体推进、梯次建设,逐步实现“小片变大片”“少片变多片”,“片片不一样、片片有一样”,推动片区建设提质增效,积极为农民增收。
目前,潍坊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因地制宜划定片区范围和发展定位,分类施策,精准施治,抓长久、见长效,推动乡村振兴由一村美向村村美拓展、一域兴向全域兴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