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自动化率达93%、焊接自动化率72%、涂装自动化率95%——在雷沃智慧农业智能拖拉机制造基地,“5G+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机加、装配、物流等环节无缝串联,全程实现高度智能化,每4分钟就有一台高端智能拖拉机下线……
这颗智能制造版图上的耀眼新星,恰是潍坊高新区数智化转型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立足发展实际,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构筑“智造”新标杆,为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年初,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数据驱动的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工信部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印证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潍柴
作为全球“灯塔工厂”,潍柴对端到端价值链进行全链路数字化改造,借助智能网联、AI大模型等新技术,将产品研发周期压缩20%;其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更具备年产20万台高端发动机的能力,智能制造水平跻身世界一流。
推动中国制造“智慧升级”,既离不开“闯”的劲头,也少不了“创”的精神。
向“智”求质。潍坊高新区聚焦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优势产业,把智能化改造作为核心和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此引领下,潍柴、歌尔等龙头企业积极响应,从多维度发力,向“中国智造”进阶。
7月17日,首届歌尔创新大会的智造创新展上,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精密加工、仓储物流、品质等多个专区,让与会者感受到新型生产方式在制造业领域的实践和演进。
歌尔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这家全球布局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会拿出怎样的“歌尔方案”呢?
秉承“匠心匠造、持续改善”理念,公司立足于既有的先进设备研制能力和柔性自动化生产能力,探索智能制造模式升级,打造歌尔制造体系(Goertek Production System,以下简称GPS)。
据了解,GPS以标准化、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为建设路径,深度融合品质、工程等领域,应用工业互联网、AI等先进技术,建设行业一流的智能制造体系,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是一项从数据到模型、从算法到组织的系统性工程,依赖人才的创造力,转型中对于人员能力的隐形投入往往比技术成本还要高。
很长一段时间里,歌尔围绕GPS默默发力,为员工开辟成长快速通道:持续培养数据分析师、AI应用师,提升员工数字化和精益化核心能力,打造“不易被模仿”的竞争优势。
歌尔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不仅是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实践,亦折射出潍坊高新区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的破局思考。
先进指引创示范,树立标杆促发展。亮眼的“成绩单”印证着转型成效:前不久,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名单揭晓,潍柴动力、歌尔股份脱颖而出,荣登榜单;此外,歌尔可穿戴电子消费品供应链协同平台智能化建设项目入选省2025年度“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名单……
从海量数据到应用场景,从数实深度融合到催生新体系新模式,智能制造已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这片科技创新的沃土,不仅承担“高”与“新”的使命,还装载着产业发展强引擎,去攀登更具影响力的“智造”高地。(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