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夏季“黄河大集”:烟火气里品文化 消费活力涌新潮-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4 16:00:47
来源:淄博日报

淄博夏季“黄河大集”:烟火气里品文化 消费活力涌新潮

字体:

  糖画摊的甜香漫溢,陶琉手造的光晕流转,摊主清亮的吆喝穿街过巷……这些景象交织成淄博夏夜最鲜活的图景。8月12日,记者从淄博市委宣传部获悉,5月底至8月底,以“赶黄河大集 游淄博之夏 购齐品好物”为主题的夏季活动,正为这座城市注入蓬勃的消费活力与醇厚的文化气息。

  作为提振文旅消费、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关键举措,活动紧扣暑期旺季,以节俭务实原则盘活现有资源,创新采用“线下沉浸+云端引流+线上展销”模式,将文艺展演、夜间经济、非遗手造等多元场景,巧妙融入“好看、好玩、好吃、好购”的“四好”主题市集——既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更给城乡消费添足了奔涌动能。

  “带孩子来逛,淘到陶瓷碎片做的冰箱贴,孩子还学了陶艺捏制。”逛过文创市集的李女士,道出了年轻群体对这种“创意+文化”模式的偏爱。青年文创市集里,活力尤其蓬勃:高新区青年后备箱市集巧思独具,私家车后备厢变身甜品屋、文创摊,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地标;淄博恒太城奇趣青年主题文创市集上,创意小物与逛街人群不期而遇,让青年灵感在夜市场景中持续“燃”动。

  当传统大集撞上潮流艺术,老河岸也能变身“沉浸式文化艺术馆”。淄川区般阳路街道联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将般河故事绘满河岸老墙,连指示牌都成了手绘艺术装置,通过“政校联动”打造独特文化IP。如今,这里日均吸引超2000人次,带动20余家商户入驻,日均营业额增长近三成,成了拉动夜间消费的“引擎”。8月10日,“青春开麦 乐游高新”星空音乐会在淄博高新区举办。本次音乐会与“黄河大集”特色市集强强联合,为市民带来“音乐+市集”的双重体验。这种“文化+消费”的创新模式,既丰富了群众夜生活,也带动了区域消费增长,成为夏季“黄河大集”的新亮点。

  节庆与乡村的碰撞,则让大集浸满乡土气息。周村区南郊镇韩家窝景区百亩荷塘畔,“荷韵盛夏”荷花艺术节・黄河大集已热闹开场,孔家村花生芽、方家村蓝莓、韩家窝村石磨面粉等农产品整齐陈列,非遗摊位前游人驻足。专程从张店赶来的刘超带着家人逛得尽兴:“一边赏荷花一边赶大集,能买农家新鲜菜,孩子还能学做手工艺品,这趟近郊游值了!”集市每天持续至晚上8点多,周末及节假日常常人头攒动,墙体彩绘打卡点更成新晋热门。

  农品市集,恰是架起城乡的桥梁。从夏季农品展销进社区,到“滋味博山”市集的特色小吃与陶琉文创,再到沂源县伏羊节上的现熬羊汤、现制板栗酥,本地优质农产品正借着市集的纽带走进更多家庭。尤其是“品伏羊盛宴”活动,将非遗体验、民俗展示与农产品销售深度联动,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激活了乡村文旅的全链条活力。

  非遗技艺也在市集里“活”了起来。“跟着老艺人学编草编筐,还买了雨点釉茶具,亲手体验这些老手艺,感觉淄博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了。”前来游玩的赵先生捧着茶具,笑意里满是满足。高青黄河文化旅游季非遗文创市集上,“黄河味道”美食长廊让非遗可尝可感;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焕彩非遗”展中,老艺人手把手教学,拉近传统技艺与公众的距离;马踏湖草苇编展销会通过订单农业让手艺变产业,实现农民与集体双增收。

  夜幕下的市集为城市抹上灵动色彩:周村古商城沉浸式夜游中,夜间演艺与古城风情交织成视觉盛宴;临淄姜子牙文化夜市里,非遗美食、汉服体验让鱼盐里文创街区越夜越热闹;唐库“清凉一夏”室内市集在暖光与乐声中,让人们邂逅生活灵感。文旅融合的深度亦在市集中尽显:红叶柿岩旅游区“陶琉丝+美食文化”大集探索可持续路径;开元文化大世界“淘宝节”强化“鲁中文化地标”地位;黄河岸畔“母爱赞歌”诗歌会将情感互动与文创销售结合,让文旅地标既“热”又“活”。

  从青年创意到乡村农产品,从非遗技艺到夜游体验,淄博夏季“黄河大集”以多元场景的融合创新,既给群众带来实惠与欢乐,更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正成为淄博愈发亮眼的城市名片。(记者 杨秋云)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