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观沂源|山城文旅突围战-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9 10:42:13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V观沂源|山城文旅突围战

字体:

  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文旅成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路径。

  8月14日至15日,“V观沂源·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主题调研活动走进沂源,邀请主流媒体记者和自媒体大V,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文旅提质、民生改善等领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感受沂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发展新趋势,众多文化产品成功“破圈”,与更多实体经济行业实现双向赋能。在此背景下,沂源“东方红”文化产业平台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以独特的“三区、一心、一道”规划布局,巧妙盘活原东方红电影院、沂源县盐务局等闲置资产,全力打造集文化演艺、特色园区、主题街区、产业孵化、影视文创等多元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平台。

  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有效扩大服务消费,还将带动周边商服经济,成为点燃餐饮、住宿、文娱消费的新引擎。

  不可否认,沂源是文旅资源大县,拥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17家,既有鲁山、溶洞群等自然地质奇观,也有牛郎织女、东安古城等历史文化IP,也有采摘、民宿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然而,沂源文旅发展却存在不少瓶颈和制约。尤其是随着淄博烧烤的火爆,张店、博山、淄川等区县文旅产业带动明显,但是沂源却没有有效借势。

  5月14日,沂源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这是沂源首次召开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大会。

  此举标志着沂源打响文旅融合发展的突围战。

  如何把丰富的文旅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发展成效?沂源给出的路径是:实现“五个提升”,即:

  人才团队是关键,要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专业水平;

  资源整合是本领,要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

  景区品质是龙头,要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拉动消费是目标,要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综合收益;

  项目建设是根本,要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后劲支撑。

  同时还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发力,推进“部门、企业、景区”多方联动,“市场、项目、要素”高效协同,加快形成“一盘棋谋文旅、一条心兴产业”的局面。

  龙湾水乡景区是沂源“文旅农商”融合发展的代表之作。2023年“五一”期间,景区借势“淄博烧烤”的热度,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成功打响“龙湾水乡”休闲旅游品牌。

  2025年,景区投资750万元在片区新上长度1450米的水上漂流项目,建设220平方米漂流上站平台、180平方米漂流下站平台、140米跨沂河吊桥,同时配套水上飞人、摩托快艇、火壶表演等各类水上游乐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旅游业态。今年“五一”期间,景区累计客流量达1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400万元,实现了人气口碑与旅游消费的双丰收,一跃成为淄博最热门的旅游打卡地之一。

  而在九天洞实施保护提升及灯光改造项目现场,炎热的天气里,一股股凉风扑面而来。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九天洞常年温度保持在18℃左右,具有避暑、养身、康体功能,是全国稀有景观类型最多的溶洞,同时也是石花面积最大的溶洞。

  2023年,沂源国投集团联合山东省地矿院801大队对九天洞实施保护提升及灯光改造,在精心保护原始地质风貌的同时,着力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洞内大面积的石花质地纯净、玲珑剔透、高贵细腻、组合精巧,令人赏心悦目,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被专家称为“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穴”“中国溶洞精品景观博物馆”。

  中国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更是高度评价:“九天洞石花,类型之多样,面积之广大,国内外无与伦比。”并称之为“天下第一石花洞”。

  别具特色的沂源文旅正以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淄博烧烤”热度持续的背景之下,走出了一条山城文旅的突围之路。(张文珂)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