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青县:“文艺+治理”巧解移风易俗难题-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19 16:43:59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省高青县:“文艺+治理”巧解移风易俗难题

字体:

  “他婶子,你看这戏里演的,不就是前几年咱村小李家那档子事?为了彩礼差点黄了婚事,不值当啊!”8月15日,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小戏《彩礼风波》刚演到高潮,台下观众王桂兰就和邻座边看边感慨。这生动一幕正是高青县以“文艺+治理”推动移风易俗的鲜活缩影。

  作为山东省首批移风易俗包联县,这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破解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老大难”问题,实现从“政府推着改”到“群众主动改”的转变。

  “说彩礼,道彩礼,高额彩礼是难题,养女不是摇钱树,攀比之风要摒弃。”唐坊镇吴家村村民自编自演的快板《彩礼新风》一开口,就引来满场喝彩。高青县深谙“说教不如共情”的道理,发动基层干群当编剧、做演员,让小戏小剧成为重要载体。小品《无“宴”一身轻》用方言演绎“满月宴”大操大办的矛盾,巡演场场爆满。如今全县已涌现35个这类作品,涵盖相声、戏剧、三句半等多种形式。

  为让好作品走进千家万户,高青县还组建了12支民间文明宣讲队,两年间巡演宣讲200余场次,累计覆盖群众60万人次。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员谢幕时会递上“民意收集卡”,邀请观众反映铺张浪费现象,形成“演中宣、宣中集、集中建”的良性循环。

  除了流动巡演宣讲,固定文化阵地同样发力。高青县把村晚打造成移风易俗的“沉浸式课堂”,每场都设“新风专题”。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婆婆也是妈》歌颂孝老爱亲,《坟头的悔》讽刺厚葬薄养,说唱表演里还编着村规民约,让观众在欢笑中受教育。

  文艺作品潜移默化改变观念,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新风落地生根。“没想到集体婚礼这么有意义。省了钱,还赚了满满的祝福。”参加完“海誓山盟·青定安澜”集体婚礼的新人王浩、刘婷,捧着纪念册笑得甜蜜。这场政府搭台的婚礼,有免费婚纱摄影和书法家题写的“新婚贺联”,让纠结彩礼的年轻人松了口气。

  高青县以婚俗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党建+县镇村三级联动”体系,出台《婚俗改革工作方案》,建成60余处婚俗文明实践广场。在县婚姻登记处,“一站式”服务大厅提供婚前辅导等全流程服务,更让“婚事新办”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的高青县,小戏唱着新风尚,村晚聚着向心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了常态。这种“文艺搭台、治理唱戏、群众主角”的模式,让现代文明理念扎根乡村,更构建起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