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千年枣林遇 “三水共治”,书写生态富民新篇-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9 15:43:23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乐陵:千年枣林遇 “三水共治”,书写生态富民新篇

字体:

  在鲁北平原上,山东乐陵的30万亩枣林生机盎然,1400余棵千年枣树虬枝盘曲,这里是 “中国金丝小枣之乡”。2020年,乐陵市被命名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这里,经过全域保护和多元开发,千年枣林焕发出新的活力。

  朱集镇是乐陵市金丝小枣原产地和主产区。绵延朱集镇10余公里的朱集沟,用甘甜的水源灌溉着这方“叶不争春、根不争地、花不争艳、冠不争天”的千年枣林,呵护着这片稀有的生态资源,努力打造出人水和谐、造福百姓的宜居环境。然而,过去这条南通跃马河,北接漳卫新河的小河的环境曾一度恶化,由于生态用水的匮乏、沿河私搭乱建以及垃圾倾倒等问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连千年枣林的灵气都黯淡了几分。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乐陵分局局长石辉介绍,自2017年起,当地开始整治朱集沟,清垃圾、拆违建、建湿地,建成跃马河、冀鲁边等湿地公园,并实施河湖连通、活水循环、正本治水“三水共治”模式,让昔日“臭水沟”变成水清岸绿的景观带,群众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如今每天清晨,跑步和骑行爱好者穿梭其间,节假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生态环境的改造提升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乐陵市以红枣产业为核心发展经济,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和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益,并与深加工项目结合,推动产业增值。朱集镇作为乐陵市金丝小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近年来充分利用红枣核心区的优势,创新种植经营模式。

  朱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洪沁说:“近年来,朱集镇立足红枣核心区优势,创新种植经营模式,加快枣树成方连片流转,社员每年每亩地能获得500元的流转费,年底还能拿到合作社的收益分红,在合作社管护队工作的村民每天会有80元-100元的收入,村民将土地流转后,可以选择在附近打工,再增加一份收入。”

  除此之外,乐陵市以枣为媒探索更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集水生态旅游、红枣产业推广、民俗文化体验、教育培训五位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实现生态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一条“三产高效联动、林旅深度融合、生态持续向好、福祉全面增进”的林业经济推动共同富裕发展之路。

  如今的乐陵,枣林成了“天然氧吧”,小枣产业成了富民强市的支柱。从砍树撂荒到护林增收,从脏乱河道到湿地景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实现了产业效益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成为山东“两山”转换路径的有力探索。(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