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记者跟随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商河县一个个重点项目现场,探访其工业崛起之路。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多数人印象里,商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自己放在济南乃至全省工业发展版图内,准确定位产业,通过错位发展,“卡位”进阶工业强县?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和省、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产业,高端生物医药化工于商河而言更是首位产业。作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商河县拥有全市最具发展空间,也是唯一的省级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园,不少知名药企选择在这里落户。
记者在宏济堂制药(商河)有限公司商河产业基地项目看到,项目主体已完工,各项收尾环节有序衔接。“项目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数据驱动型医药中间体独角兽企业,预计9月投产。”公司总经理郝敬良表示,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我们依托省级医药化工专业园区基础优势,重点引进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创新药物、消费型药物生物制剂研发及生产项目,现在已经吸引信诺维医药等多家创新药企提前签约。”济南产发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经理孟宪克表示,项目一期已完工,二期建成后将形成17家企业集聚效应,年产值突破30亿元。
截至目前,商河经济开发区已落地红日药业、恒瑞医药、力诺药包、科源制药等优质项目,形成化学合成原料药及中间体、颗粒制剂、药用包材等细分行业,逐步成为济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商河县立足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特色优势,精准培育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以广日股份华东数字化产业园为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制造”向“智造”加速转变。
在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内,记者看到,数十条机械臂不断挥动,有条不紊地完成激光开料折弯、组装、打包等工序。“一期项目于去年9月投产,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以北产能最大的智慧化电梯整机工厂、制造和服务基地,具备2.5万-3万台电梯整机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30亿-50亿元。”产业园总经理吴勇介绍。
如今,在商河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8家,2024年实现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2.25%,到2025年底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则是商河县发展工业强县的又一路径。8月13日,在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对济钢火箭贮箱进行表面处理。
“作为济南市唯一的表面处理集控区项目,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承接了山东及周边省份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企业转移的重任。”山东商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永超称,长期以来,分散式、作坊式生产模式导致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如今实现园区化集聚、循环化利用、绿色化转型,将高污染的产业痛点转化为高价值的发展优势。
提振企业信心,推动项目加速建设,也离不开商河县精准的政策护航和贴心服务。国内运动营养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山东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落地商河,前期曾遇到仓储和物流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的问题。“商河县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现场办公,协调产投集团整体出租42000平方米厂房,一次性解决了难题。”公司市场总监艾旭说。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商河经济开发区新签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类项目17个……今年上半年,在发展工业强县之路上商河县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2025年,商河将进一步擘画‘产业立县、工业强县’蓝图,将项目建设作为‘牛鼻子’,通过谋、招、建、纳、产、扶全周期的提标升级,确保项目‘落地生花’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由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商河县委书记袁长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