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纬北路街道因地制宜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新模式,改造提升经纬嘉园社区共三层约3000平米的服务综合体,集医养康养、基础护理、舞蹈室、书画室、老年大学等功能为一体,融合文化娱乐、医养业态与社交场景,精准回应4200名社区老人的普遍性与个性化需求,构建起温馨便捷的幸福“纬”民养老生活圈。
空间有限服务无限 智慧养老全新上线
智慧不智慧,居民说了算。纬北路街道把社区长者的适用度作为第一标准,根据实际需求菜单化推进数字建设。
激活数据,筑牢底座。为全面掌握需求情况,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引入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展示系统,全面整合辖区老年人口数据、居住地址、健康指数等信息,通过智慧地图清晰呈现11个社区基本情况以及23个便民服务站点的联系方式,让养老服务资源分布一目了然,让老年人清晰获取所需服务。
设备添新,安心护老。走进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层,互联网云诊室翻新亮相,该诊室以就医康复为核心,免费提供立式液压踏步器、下肢功率车等康复器械,采用中康中医康复健康互联网医院小程序,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为不方便出远门的老人提供专业在线问诊,不定期邀请专家线下坐诊,解决老人就医“最后一公里”。街道智慧养老院对入住的15位老人拓展智能应用场景,无需老人佩戴任何设备,通过毫米波雷达技术实时监测老年人状态,每个床位配备智慧健康守护仪,显著提升照护“粘性”,让老人身安心更安。
智能响应,互通互联。为解决街道综合入住长者生命安全,中心采用“SOS”紧急呼叫设备,既能在公共区域、卫生间等关键位置,支持语音呼叫和手动触发功能,又能不受WiFi环境限制,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发出求救信号,目前该设备正逐步向居家老人推广使用,已累计提供家庭病床服务34人次,居家养老服务7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700余小时。
点面结合精准关爱 温馨嘉园底色更足
以公益为初心、普惠作导向,纬北路街道聚焦养老助餐、心理疏导、健康监测,为老年人织就便利生活圈。
小食堂添幸福味。在嵌入式服务综合体里,街道对长者食堂下足了“绣花功夫”。按照不同年龄段实施“普惠+特惠”服务,推出两类老年套餐与自主选餐,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受八折优惠,10元套餐就能吃到一荤两素主食和汤。不仅实惠亲民,选餐更加方便。通过居民用餐社区群,支持充卡、现金、扫码等方式支付,线上点餐线下送餐,确保就餐安全便捷,目前群内老人300余位,实现有助餐需求的老人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
微阵地聚活人气。中心二楼银龄安心小屋兼具认知症康复与健康管理两大功能,立足该阵地启动三项子项目,即专家心理讲座沙龙、“蒲公英专列”慈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多渠道社会资源融合帮扶,阵地还配备了舒适沙发、按摩座椅、防滑地垫、助行推车等适老设备,舒适的环境、完善的设备为老人休闲聊天、心理疏导提供了新的港湾。
共享空间新体验。二楼的沉浸式AI检测区作为共享空间,即将为社区老人们带来全新健康管理体验。作为立足于科技与关怀结合的健康空间,AI问诊让健康科普更加生动,智能检测一体机90秒就能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健康评估、个性化建议等“一键式”健康筛查检测报告,为老人健康管理赋能加分。
文化搭台浸润生活 为老托起“夕阳红”
让老有所乐,活动有去处。纬北路街道注重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多元化的文化养老模式。
聚焦“文娱+健康”。中心免费开放金秋岁月舞蹈室、爱乐团音乐室、墨香书屋等多功能活动室,为社区老人、社区能人提供了日常排练的专属场所与坚实阵地,为老人尽情施展才艺、组织排练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确保社区老人身心舒畅、精神迸发。
聚焦“文化+公益”。街道积极整合资源,联系区科协、区妇联等职能部门为老年人开展健康养生、食品健康等宣讲活动,组织开展公益体检、爱心义诊、理疗按摩等公益活动,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创新推出“当季有趣事”周末便民公益服务项目,每个季度推出一项系列主题公益集市,将服务带到老人身边。
聚焦“文创+手造”。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有老年大学,分批次组织开展油纸伞、剪纸、竹编等非遗手作课程,老人们的手造作品既可带回家,也可在邻里共生创意空间的手工展示柜上对外展示,同时,社区创新性开展“祖孙非遗课堂”,老人教剪纸、年轻人教短视频拍摄,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代际和谐、老幼共学,确保更多银发老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与安全感,用心用情为老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