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举办地山东烟台招远市,成片的甘薯田沿着丘陵铺展,叶片随风轻摇,土层下的甘薯即将陆续成熟被采收。
位于招远市南部的齐山镇,是当地甘薯的核心产区。“我们这里地处胶东分水岭,多山地丘陵,有独特的砂硼钙土壤,特别适合种甘薯。”招远市齐山蜜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杨旭娜说。

跟着杨旭娜走进丘陵间的甘薯田,脚下传来踩过沙质土壤的“沙沙”声。2016年,杨旭娜无意间了解到“烟薯25”这一甘薯新品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七八十亩。没想到第一年就收入10多万元。
“一年甘薯能抵半年粮。在困难时期,甘薯曾是解决群众温饱的‘救命粮’。如今,随着‘烟薯25’‘济薯26’‘普薯32’等一批优质新品种问世,甘薯正演变成农民的‘致富粮’、群众的‘健康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解备涛说。
齐山镇的甘薯产业发展轨迹印证了这一观点。2018年,齐山镇道东村、南孙家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模化试种“烟薯25”。首批“烟薯25”上市后,以其软糯香甜的品质,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开始选择甘薯品种进行种植。
齐山镇副镇长王希彦说,为了明确发展思路和市场定位,确保甘薯规模和品质,齐山镇党委于2019年引导成立招远市齐山蜜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齐山蜜薯”商标,统一品牌、抱团发展。
与此同时,杨旭娜的甘薯育苗棚也建起来了。在镇里的帮助下,她与烟台市农科院达成长期合作,打造“齐山蜜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每年从实验室移栽脱毒原原种苗进行扩繁,减少自繁病害、虫害。
“我把家里的5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并成为合作社员工。每年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还能在村里的种植基地干活、挣工资,农忙时每天收入130多元。”齐山镇道东村村民李美叶说。
齐山镇的甘薯产业发展起来后,带动很多像李美叶这样的村民增收。从9月中下旬甘薯进入收获期开始,持续两个多月的农忙时节,可为薯农带来7000多元的工资性收入。
目前,齐山镇的甘薯种植面积超9000亩,“齐山蜜薯”产业发展已辐射40多个村。其中,参与种植、收获、分拣等生产全过程的农民,人均可增收1.2万元左右。
“我们打造了集种苗繁育、种植、收获、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开发了蜜薯干、蜜薯汁、蜜薯酒、蜜薯脆片、地瓜粉条等多个产品种类。”站在前不久刚刚投入使用的胶东甘薯交易中心前,杨旭娜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要用长长的产业链,让广大薯农腰包更鼓!”(记者叶婧、古一平、邵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