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山东淄博博山孝水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孝水源农业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园里,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藤蔓间的每一个角落。果农们手持果剪穿梭其中,在翠绿的叶片间仔细打量,看准成熟的果子便轻轻一剪,饱满的“碧玉”猕猴桃顺势落入掌心,随后被小心放进铺着软布的竹筐。不一会儿,竹筐里的果子就堆成了“小山”。
这批重达624公斤的“碧玉”猕猴桃,经淄博海关全程监管查验后,即将踏上漂洋过海的旅程。这不仅是淄博猕猴桃首次走出国门,更填补了本地猕猴桃出口的空白,为山东特色农产品出海再添一张亮眼的“新名片”。
“今年果子品质特别好,果肉细腻、甜度‘在线’。之前在国内市场就卖得火热,现在更是拿下了出口订单,算是闯开了新路子。”看着工人有条不紊地给猕猴桃装箱,孝水源农业公司负责人李冰难掩激动。
“碧玉”猕猴桃,其实是淄博市博山区响当当的“明星农产品”。从30年前首次引种试种,到如今形成连片规模化种植,这颗小果子的“成长史”,藏着博山农人的匠心。依托博山独特的山地小气候,为猕猴桃积累糖分、孕育风味提供了天然优势。更难得的是,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多年扎根果园,反复开展人工育种改良,一点点优化品种特性,才让“碧玉”猕猴桃最终形成“芳香浓郁、果肉细腻、酸甜适度”的独特口感。2011年,它成功拿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名副其实的“淄博好品”。
不过,“明星果”想闯国际舞台,并非一帆风顺。“咱之前只做国内生意,对国外的检疫标准、包装要求、通关流程一窍不通,心里真是没底。”李冰坦言,最初决定尝试出口时,看着一堆陌生的规定文件,团队一度犯了难,“就怕哪个环节没做到位,果子出不了境,白费了大家的心血。”
得知企业的困境后,淄博海关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主动上门,送来“一对一”精准帮扶。关员们不仅手把手指导企业梳理出境果园、包装厂的注册登记流程,还耐心教大家通过“互联网+海关”平台完成线上申报。原本以为要跑好几趟的手续,短短几天就全部办妥,企业顺利拿到了出口“通行证”。
“‘碧玉’猕猴桃娇贵得很,摘下来后保鲜期有限,对运输时效性要求特别高,耽误一天,新鲜度和口感都可能打折扣。”李冰感慨道,让他没想到的是,淄博海关专门为这批猕猴桃开通了出口绿色通道,“随报随检、随检随放,通关效率特别高,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