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别乱采,小心“红伞伞”变“健康隐患”-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9/24 11:27:57
来源:齐鲁晚报

野蘑菇别乱采,小心“红伞伞”变“健康隐患”

字体:

  入秋后雨水增多,公园、山林甚至小区绿化带里,野生蘑菇纷纷冒头,看似鲜嫩的它们,可能藏着夺人性命的“陷阱”,务必时刻警惕。

  误食毒蘑菇后,身体会迅速发出警报:恶心、呕吐、腹泻是常见反应,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错乱、血压异常、昏迷抽搐,甚至引发黄疸、肝脏损害,危及生命。

  华北地区常见的几种毒蘑菇尤其危险:肉褐鳞环柄菇含鹅膏毒素,误食后6-12小时发病,严重者会急性肝衰竭;黄盖鹅膏俗称“黄罗伞”,“头戴金盔、身披金甲、腰系白裙、足蹬战靴”,其毒素耐高温,普通烹饪无法破坏;淡红鹅膏毒性更强,0.1mg/kg体重的毒素就可致死,且外观与可食用鹅膏高度相似,难辨真伪。

  防范野生蘑菇风险,记住三点关键:一是“不采不食”,野生蘑菇真假难辨,尤其是有菌环、菌托的品种,多为有毒菌,坚决不碰;二是“不买陌生菌”,选购蘑菇认准正规渠道,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绝不购买;三是“看好一老一小”,叮嘱老人和孩子,切勿随意捡拾、品尝野外蘑菇。

  若不慎误食,正确应对是救命关键:中毒者神志清醒时,立即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喉催吐,减少毒素吸收(昏迷者禁止催吐);随后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或清晰照片,尽快送往最近的正规医院,务必告知医生误食野生蘑菇的情况,帮助医生快速制定救治方案。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