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一下子冒出三四十只,捏死后果然中招了!”近期,被称作“飞行的硫酸”的隐翅虫在济南多区域出没,不少市民反映家中频现虫影,因徒手拍打、误触虫体引发皮肤水疱、破溃的情况明显增加。记者从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获悉,该院近期隐翅虫皮炎接诊量有所上升,皮肤科主任医师带来专业解读,教市民科学应对,避免误区。
市民家中出现
数十只隐翅虫
“近两天刷短视频,经常刷到济南网友说遇到隐翅虫,有的已经去医院了。”济南市民张女士的感受并非个例。记者在短视频平台发现,济南天桥区三孔桥街、历下区燕子山西路、浆水泉路、高新区、市中区和谐广场、山大兴隆山校区、文旅城、融汇城,以及章丘区等多地,均有网友反映遇到过隐翅虫或因接触虫体出现了皮肤问题。隐翅虫的活跃已成为当前市民关注的一个民生热点。
家住天桥区的50岁市民李先生,近期在家中发现三四十只隐翅虫。情急之下,他徒手捕捉并捏死虫子,却未及时洗手,随后又用手触摸了脸部和颈部。短短3小时后,其接触部位皮肤迅速红肿,还出现了小水疱,伴随着明显痒痛感。他紧急前往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就诊,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经口服氯雷他定、小剂量泼尼松片,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1周左右症状逐渐消退。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济南一名8岁男孩也因隐翅虫“遭殃”。据男孩家人介绍,前一晚发现房间内有隐翅虫,未及时彻底清理。次日清晨,男孩左侧颈部、右上眼睑、右手腕部出现红斑片、水疱及小脓疱,皮疹呈斑片状或条带状分布,且伴有痛感。就医后,医生判断或为夜间睡眠时碾压了隐翅虫,导致毒液接触皮肤引发皮炎。通过治疗,男孩症状在1周左右缓解,但局部暂时留下了褐色色素沉着。
毒液酸度堪比硫酸
医院接诊患者增多
“隐翅虫体色红黑相间,本身不会主动叮咬人,但它的体内藏有强酸性毒液——毒隐翅虫素,pH值在1-2之间,酸度堪比硫酸,因此也被称为‘飞行的硫酸’,这是导致皮肤损伤的关键。”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王传珍解释,当隐翅虫被拍死、碾碎或碾压时,体内毒液会释放,一旦接触人体皮肤,就会引发急性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线状红斑、脓疱,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皮肤糜烂、溃疡。
随着隐翅虫活动进入高峰期,医院皮肤科的接诊量也随之增加。王传珍表示,最近一周,隐翅虫皮炎患者明显增多,她仅在9月22日上午就接诊了3例。患者涵盖儿童和成年人,病因均为误触虫体或间接接触毒液。据统计,近期医院平均每天都会接诊两三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且部分患者症状较为严重。
记者了解到,从临床症状来看,隐翅虫皮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接触毒液数小时至2天内,皮肤会出现烧灼感,随后形成线状、条索状红斑或丘疹,伴随瘙痒或刺痛;进展期红斑会逐渐扩大,出现密集水疱、脓疱,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糜烂、渗液;恢复期结痂后可能遗留褐色色素沉着。此外,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若毒液不慎进入眼睛,还可能引发角膜炎甚至更严重情况。
若不慎接触毒液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
面对隐翅虫,正确处理可最大程度减少伤害。王传珍强调,在家发现虫子可用胶带粘住或纸巾包住扔掉,避免接触虫体;若虫子落在皮肤上,绝对不能拍打,要轻轻吹走或用软物扫走、甩走。
若不慎接触毒液,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时间不少于15分钟,利用碱性中和酸性毒液。清洗后别乱涂牙膏、酒精等,也别抓挠,以防加重刺激或引发二次感染。
在诊疗方案上,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症状轻重采取针对性措施:
局部用药:轻症红斑丘疹期,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或弱效激素软膏消炎;起水疱时,小疱涂莫匹罗星软膏防感染,大疱需医护人员无菌抽液后用药。
系统用药:瘙痒剧烈者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严重红肿或有全身症状者,需遵医嘱口服泼尼松;合并感染则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王传珍提醒,规范治疗下1-2周可痊愈,但皮疹范围广、累及眼口、伴高热或自行处理后加重,需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