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现代水网激活高质量发展“水”动力-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09 16:12:46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聊城:现代水网激活高质量发展“水”动力

字体:

  在“十四五”推进与现代水网建设叠加的进程中,山东聊城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准确把握国家和省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围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和完善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涉水事务全面监管四大体系,进一步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激活“水”动力。

  织密“安澜供水”物理网络

  在冠县兰沃乡石家寨村,黄河水连“跨”市县乡三级河道流入田间地头,成为村民眼中的“救命水”。“兰沃乡地处三干渠下游,东部农田盐碱化严重,地下水苦咸,不利于粮食生长。黄河水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兰沃乡水利站站长孙亚林介绍,依托山东省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聊城大力推进位山闸改建、建设提水泵站、加固主干渠道、疏通末端渠系等,助力小农户连上了大水网。

  山东省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又属于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一部分,是聊城在“十四五”期间实施的100多个重点水利项目之一。

  “十四五”期间,聊城综合整治了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漳卫河等骨干河道;加强区域水网互连互通,实施漳卫河马颊河引调水及金堤河徒骇河引调水工程,加强干支水系疏挖治理、供水网络的延伸提升;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20年的0.6364提至2025年的0.638……“聊城以硬件工程为核心,构建‘五横六纵’骨干水网骨架,筑牢水安全底线。”聊城市重点水利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张涛介绍,聊城市、县两级在现状水系及水利工程基础上,充分与上级水网衔接,科学规划了市级和9个县(市、区)各具特色的“1+9”现代水网建设格局。

  智慧赋能精准高效管理

  “十四五”期间,聊城着力破解传统水务工作效率低、响应慢等“被动式应对”痛点难点,顺利上线“智水聊城”数字孪生平台,将每一份数据转化为决策依据,让每一个部门都融入治理链条。

  “我们按照统一规划研发、统筹布局建设的原则,打破数据壁垒,搭建起水利云数据中心,向上回流省水利厅数据,对下吸收县(市、区)数据,横向整合城管、水文、气象、资规等部门涉水数据,通过数据集成与可视化呈现,实现全市水利全要素‘一屏统揽’。”聊城市重点水利项目服务中心信息化科科长杨庆军说,聊城持续加大监测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建设水利统一物联网平台,实现全市重点流域、关键节点数据全覆盖。

  从推广高标准农田到探索数字孪生灌区,从搭建城乡智慧供水系统到实现智慧水网全域协同,聊城织就智慧水利“一张图”,聊城水利管理迈入数字化、精细化新阶段。

  “平台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水工程监管、水政务协同、水公共服务’六项业务应用,并充分发挥DeepSeek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全面提升防洪智能调度、水资源智慧调配、水利工程高效监管及水利办公效率。”聊城市水利局局长王会忠说。

  现代水网综合效益持续释放

  现代水网的综合效益持续释放,在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中发挥出核心支撑作用。

  步行在徒骇河城区段,消失多年的白鹭、野鸭等候鸟重现河道;东昌湖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地空一体”监管网络24小时守护着1.4公里生态步道和清澈湖水;位山灌区沉沙池通过泥沙资源化利用、防风固沙林建设,让昔日沙窝变成了绿水青山……近年来,聊城锚定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精细化管理破解水环境治理难题,实现从“后进”到“中上游”的历史性转变。

  据介绍,聊城2024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80%,优于考核目标40个百分点,省控以上断面连续4年消除Ⅴ类及以下水体,黄河干流(聊城段)连续4年保持Ⅱ类水质,南水北调(聊城段)水质稳定优良,入海河流总氮浓度显著改善。

  “聊城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累计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53条。”王会忠表示,“十四五”以来,聊城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市水土保持率达96.12%;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6个、省级水利风景区3个,高唐县鱼丘湖、冠县一干渠入选全省首批效益河湖样板案例,全市水生态底色更加鲜亮。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