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秋收促秋种 千余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14 09:26:27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保秋收促秋种 千余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字体:

  “土壤已经饱和了,得赶紧想办法把积水排出去,否则玉米容易霉变,影响品质。”10月12日,位于莱西市姜山镇种粮大户于志学的1000多亩玉米地里出现积水,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民蹲在玉米田里,边查看墒情,边指导于志学开展排水作业。“及时疏通田间的干沟、毛沟和畦沟,沟深挖到30厘米以上,保证水流走。有的地虽没有积水但土壤湿度过大,也要在田间横向或纵向开挖沥水沟,促进土壤透气晒墒。”根据地块的大小及地势,在李民的指导下,工人用机械挖通了30多条排水沟渠。“没有积水,机械能下地收获,这片玉米算是保住了。”看着积水慢慢排出,于志学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根据天气预报,接下来会有两天晴天,出太阳的时候,咱们就把地沟打开,浅翻透气,让太阳帮助把土壤里的水分蒸发出来。”看着排水后的田地,李民再次叮嘱于志学。

  当前,正值青岛市秋收秋种关键时期,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连续降雨致使部分地块出现积水,轮式机械无法下地作业、粮食晾晒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挑战。市农业农村局派出5个工作督导组、5个技术指导组,建立“135”专家技术服务机制,组织10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农技帮包,全力以赴打赢“三秋”农业生产攻坚战。

  “这块玉米地已经成熟,但土壤湿度偏大,轮式机械容易陷车,要用履带式收获机收割。”在平度市南村镇种粮大户王玉芹的地头,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孙旭亮研判地块状况并提出建议。秋收以来,他带领十几名农技人员辗转全市绿色增粮先行区,实地查看作物成熟度、土壤湿度及农田积水情况,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

  针对连续降雨对“三秋”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技专家建议,对于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疏通沟渠,开沟沥水。统筹玉米成熟度与农机作业匹配度,因地制宜分类收获,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同时,采取烘干作业、果穗装笼等措施通风晾晒,及时干燥保粮食。

  受秋汛影响,部分地块播期会较常年偏晚。针对当前土壤湿粘、整地困难的生产实际,农技专家建议,要遵循“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的原则,努力做到精细整地和精量播种,夯实小麦丰产基础。“宁可晚播,不能烂耕,精整地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丰收的基础。”孙旭亮说,虽然小麦播期推迟,但可以通过“四补一促”来补救。只要关键措施落实到位,配合科学田管,小麦晚播也能夺高产。

  当前,市农技中心已组建防秋汛保秋收促秋种应变管理技术专家团,整合农民讲师团、农技推广联盟等农技力量,成立3支生产技术服务队和5个田间调查测产组深入生产一线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其中,市级生产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掌握生产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农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指导;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队持续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和指导,针对降雨天气,协助做好农机具的改装、调试工作,确保规范、高效和安全作业;园艺作物技术服务队针对园艺作物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服务,指导农户做好菜、果、茶等作物的适时采收、病虫防控、整枝清园等工作。5个田间调查测产组开展玉米实打测产,为后续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讲师团参与三秋生产成员和深入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服务队均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及时服务有需求的农户。(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