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火车站北站房刚启用,南广场改造即提上日程-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14 11:10:31
来源:齐鲁晚报

济南火车站北站房刚启用,南广场改造即提上日程

字体:

  今年以来,济南火车站“北增南改”规划接连落地。济南站北站房正式启用后,国庆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济南站南广场改造即提上日程。随着“双站房、双广场”格局的形成,这座百年老站将如何塑造新的城市门户,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广场南拓贯通经一路

  “省会门户”颜值将焕新

  10月9日,国庆假期结束第一天,济南火车站南场站综合配套建设项目房屋征收冻结通知正式发布。

  根据通知,南广场改造范围东至站前路,西至国铁济南局车辆段及规划车站街,南至经一路,北至济南站站房。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图显示,经一路沿线的原胶济铁路济南站等多处文保单位被划入建设用地扣除范围,将得到妥善保留。

  “国庆前北站房刚启用,很多人就在猜测南广场改造是不是也快了。”经常从济南站乘坐火车出差的市民王先生表示,“没想到几天后消息就来了,很期待改造后的新面貌。”

  对不少市民和旅客而言,这些年在济南站的出行体验并不理想。

  “以前来这里只能打车或坐公交,在站前露天上下车。出租车、公交车和长途大巴挤在一起,经常堵车。遇上雨雪天,拖着行李非常不便。”王先生说。  

  和王先生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济南站日开行列车超百趟,日吞吐旅客数万人次。但广场面积仅约0.3平方公里,远低于同类城市枢纽标准,南广场对面的天龙大厦也早已风光不再。

  尽管最新规划图尚未公布,但依据2023年济南火车站南场站综合配套建设项目预招标的效果图,未来这里将形成开阔的集散空间和绿地景观,通过全新设计车辆动线、建设车行隧道分流地面车流,并扩建进站厅提升通行效率;同时实现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以后济南站就有两个广场、两个出入口,还能直通地铁,太方便了!”在附近居住几十年的李女士满怀期待,“火车站是济南的城市名片,早该变变了。以后外地游客来了,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开阔、疏朗、现代的城市客厅。”

  地铁织网“零距离”换乘

  构建“轨道上的城市客厅”

  国庆假期,济南站北站房的启用让不少旅客初尝交通无缝衔接的便利,尤其是高铁与地铁2号线的接驳,使旅客出站后可轻松前往济南东站或济南机场。

  “从北站出来直接进地铁,无缝衔接,旅程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打通了。”国庆假期,从北站房出站后换乘地铁赶飞机的淄博旅客张女士分享她的体验。

  即将启动的南广场改造,地铁接驳也是重要一笔。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沿经一路施工的地铁6号线正加紧建设,未来将设立“济南站”站点。记者注意到,6号线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城区动脉,不仅途经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中央商务区等核心区域,还串联起济南西站、济南站、济南东站三大铁路枢纽。

  在更为长远的规划中,南北向的地铁5号线也将加入枢纽网络,在济南站设置换乘站点。届时,济南火车站将汇聚2号线、6号线、5号线三条地铁线路,成为济南地铁网络中举足轻重的关键节点。

  “6号线贯通后,城区‘高铁-地铁’联网将完成关键闭环。”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教授、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分析,“过去,济南西站有1号线,东站有3号线,但彼此相对独立。2号线和6号线接入后,就像一根金线,不仅把三大枢纽紧密编织在一起,更构建了“铁路+地铁+航空”的立体换乘交通网。

  “位于市中心的济南站深度融入地铁网络,更将极大提升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学军认为,旅客可借由地铁高效、低成本地在各大枢纽间转换,真正构建起‘轨道上的城市’。”

  站城融合撬动更新引擎

  为老城区注入发展新活力

  济南火车站南广场的改造,也是一场酝酿多年的城市更新行动。

  记者梳理发现,济南火车站南广场改造提升计划已经酝酿多年。早在2021年,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的《济南市商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就已提及天龙大厦的拆迁事宜。

  2022年8月,研究《济南站南广场整体改造设计方案》专题会召开,会议要求科学布局换乘空间,充分考虑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出行。

  2023年,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济南火车站南场站综合配套建设项目预招标,项目预估投资金额达72亿元。

  “交通枢纽的能级提升,首要效应就是‘聚流’。”张汝华分析道,一个现代化、开放的枢纽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是盘活周边区域的“源头活水”。旅客便捷地通过地铁、公交集散,就不再是匆匆过客,而可能成为商埠区的游客、消费者甚至投资者。“这将直接推动商业、文旅和服务业升级,为老城区注入持续发展动力。”张汝华说。

  张汝华指出,过去济南站因北站房未开、南广场闭塞,显得封闭,交通功能属性虽突出但与城市连接不足。北站房开通、南广场建成后,“站城融合”属性更加凸显,南广场将更好地融入百年商埠区与大明湖片区,使火车站真正融入城市肌理。

  周边商户和市民对此充满期待。“希望改造后能带来更优质的人气和商业氛围。”车站附近一商家说。

  张汝华补充,随着北站房启用,济南站已成为省内唯一“双站房、双广场”铁路枢纽。这一优势不仅实现旅客双向分流,更在物理和心理上密切了南北城区的联系。

  构筑起“铁三角”格局

  拉动枢纽能级进一步跃升

  超越单一车站改造,将济南站“北增南改”置于更宏大的战略棋盘上看,其功能全面升级将推动济南在区域协同与全国交通格局中实现枢纽能级的关键跃升。

  从济南都市圈的视角看,升级后的济南站将与济南西站、济南东站共同构筑起功能明晰、协同互补的“铁三角”格局。

  张汝华表示,北站房的启用有效释放了车站的整体运能,为未来增开乃至加密通往周边城市的城际、普速列车班次创造了条件。

  张汝华指出,目前,济南东站的重要性在于其服务于济南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战略;西站是京沪高铁的五大核心枢纽站之一,承担着南北大动脉;而位于主城核心的济南站,凭借最优的市区可达性、深厚历史底蕴和最广泛服务人群,成为服务本地、辐射区域的基石。三者共同构成济南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实力与韧性。

  放眼全国,在“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宏大布局中,济南站的枢纽地位正变得愈加不可或缺。吴学军认为,济南站的全面升级是济南迈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关键落子。根据《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济南将以济南站、东站等枢纽为支点,构建“内畅外联、立体多元”的交通体系。

  一座车站,链通区域,锚固全国。济南火车站的蜕变,不仅是空间形态的更新,更是城市能级的进化,它正驱动着济南从交通枢纽,向更具影响力的经济枢纽稳步迈进。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