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爱好者请注意,当大家面对一块“粉嫩”的猪排,可能一位“虫中刺客”已经悄悄就位……它就是旋毛虫,只要你给它机会,它就会在你的身体里“大闹天宫”。15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这个小家伙的生命周期堪称一部人体环游记。”市疾控中心专家石李梅介绍,它的旅程通常始于大家吃下的那块没煮熟的猪肉或其他动物肉——肌肉中的包囊在消化酶的帮助下“破壳而出”,然后在小肠中发育成成虫。
它们可不是来旅游观光的,它们会在你的肠道里“安家落户”并生下大量幼虫。这些新生儿随后开始了一场“肌肉大迁徙”,它们穿过血管,最终定居在你的肌肉组织中,形成新的包囊……
如果不幸成为旋毛虫的“五星级酒店”,患者即将体验一场“五味杂陈之旅”:
首先,是“入室抢劫”般的消化道体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通常相对短暂。
接着是长时间的发热,幼虫在肌肉中移行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皮疹也多在此时伴随高热出现。
然后是进展迅速的”全身疼痛,尤其是眼周肌肉水肿,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到心脏或神经系统,引发虚脱、毒血症或心肌炎。
大家如何“拒客”于门外呢?石李梅介绍,预防旋毛虫病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煮熟”这两个字。
专家提醒,肉类烹饪要彻底,不能抱有“三分熟”“五分熟”的“侥幸心理”。潜伏在肌肉中的旋毛虫有一层厚厚的囊包,煎、炒、烹、炸、涮、盐腌这些方法都可能让旋毛虫幸存下来,只有彻底煮熟才是安心之举。
其次,要改变饮食习惯。生猪肉、生猪皮这些“特色美食”不能随意食用。肉类来源也要可靠,市民应购买经过严格检验的肉类产品,不给旋毛虫“搭便车”的机会。厨房卫生要注意生熟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万一“中招”怎么办?石李梅介绍,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旋毛虫,建议市民及时就医,医生会开展抗寄生虫治疗,使用专门的药物来清除这些“入侵者”,并针对发热、疼痛等症状开展缓解治疗。此外,还应做好生活方式的调整,好好休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让身体有力量对抗这些“寄生虫”。(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