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 “九大航道”,即墨向 “深蓝” 进军-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15 16:20:09
来源: 大众日报

布局 “九大航道”,即墨向 “深蓝” 进军

字体: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2027年海洋生产总值达778亿元,年均增速7%左右——这是青岛市即墨区在近日出台的《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提出的明确目标。根据该行动方案,即墨区将布局“九大航道”,加速驶向“深蓝”,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即墨区委书记韩世军表示,海洋是即墨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2024年,全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35亿元,同比增长7.4%,现代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今后,即墨区将把海洋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以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4+3+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该体系包括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材料等4个新兴产业,海洋渔业、海洋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等3个传统产业,以及深海开发和海洋信息两个未来产业。到2027年,全区涉海规上企业将超过255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家。

  在四大新兴产业中,海洋新能源产业表现尤为突出。作为我国首个渔业融合发展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即墨海上光伏项目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一期首批已并网发电,预计年底全容量投产后,年发电量约10.7亿度。即墨区还将支持央企、国企参与海上风电场开发,推动华能、华电等百亿元级海上风电项目落地。

  海洋装备产业方面,招商工业青岛船厂近期为挪威Sea Tankers公司建造的4艘82000DWT散货船已全部交付。未来,该厂将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主力商船建造基地,推动船舶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即墨还鼓励企业攻关高附加值船舶研发,并发展智能水下机器人、无人潜航器等新兴海洋装备。

  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领域,即墨区推动海洋褐藻新产品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仿制药获批和医药基地投产。海洋新材料方面,重点推进膜天科技产业园、高性能氮化硅制品总部基地、高端软磁材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高性能材料产业链。

  传统产业也在持续焕新。即墨区正加快推动国家级水下考古博物馆建设,该项目将有效集聚全国海洋考古资源,填补国家级水下遗产展示平台空白,为海洋旅游注入新活力。即墨区还整合海岸旅游资源,打造“一程多站”式海上旅游线路,发展帆船、冲浪等休闲业态,推动海洋旅游业升级。

  海洋渔业方面,即墨区提升水产种业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加快建设蓝色种业产业园。在海洋交通运输领域,即墨区强化女岛港港口功能,推动泊位建设验收,整合海铁联运资源,积极融入沿黄陆海大通道。

  面向未来,即墨区将布局深海开发和海洋信息两大赛道。依托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平台,即墨区争取布局更多深海战略技术项目,构建深海开发技术装备研发体系。“蛟龙”号等重大科技成果已成为即墨参与深海探索的标志。海洋信息产业也在积极推进,为海洋经济数字化赋能。

  以创新驱动为帆,以转型升级为舵,即墨区这艘“产业巨轮”正沿“九大航道”全速前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海洋经济发展新篇章。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