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抓住天气窗口期 争分夺秒保秋粮-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15 11:21:18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青岛:抓住天气窗口期 争分夺秒保秋粮

字体:

  自10月13日下午起,青岛各区市陆续雨停,14日更是相逢了一段时间没见的太阳。农户抓住天气窗口期收粮晾晒,分类施策抢收秋粮。

  “出日头,我这心情都好起来了。我准备趁雨停,今天把这边30亩地收出来,估计到晚上七、八点钟就能干完。”14日下午3点,莱西市夏格庄镇葛家庄村的一处玉米田里,村民葛海波边盯着正在工作的机械边向记者介绍。现场,一辆轮式收获机轰鸣奔驰,路过处,玉米秆纷纷倒下,收获机在地里往来几次后,货车行驶至其旁边,玉米便从轮式收获机中通过升运器输送至货车中。

  葛海波的玉米田虽泥泞,但土壤水分饱和度相对较低,有收获条件。在观察了地里情况后,葛海波叫来了一辆轮式玉米收获机、一辆货车进入田里收获。“往年,村委带领我们把田地里都挖了暗渠,与离我这块地六七十米的浸水河连通,这些日子虽然雨水不断,但这些水渠为我们这次秋收遭遇雨季提供了很大帮助。”葛海波告诉记者。

  在田地里,市农技中心正高级农艺师王连刚和同事密切关注玉米情况,并与葛海波沟通。“今年你这玉米长得真不错,而且现在收也合适,不能再拖了,再拖就容易有其他病害了。”王连刚建议葛海波,待到玉米都收完,等个5至7天要及时耕翻,再散墒2至3天,土壤墒情合适了就能整地播种小麦了。

  夏格庄镇人大主席李超告诉记者,此次连续降雨以来,各村庄开放村委大院、学校等公共空间供村民晾晒,并为困难群众优先安排机械、仓储,助力收获。

  粮食收上来,晾晒储存又成了关键。趁天气转晴,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崔家滩村80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上,农民正抓紧晾晒玉米,这是当地为晾晒提供的场所。现场,玉米棒摆放在花生秆搭的架子上,几位老人正拿着木耙翻晒,整个广场可以晾晒100余吨玉米。农技员告诉记者,这样离地储存是为了保证通风透光,预防堆积发热,通过这种方式,玉米晾晒可比传统方式早3至5天晒干。“以前玉米堆屋里,一受潮就发霉,现在农技员教我们‘离地储存’,还帮着测含水量,踏实多了。”一位村民说。

  烘干设施更是收获季必不可少的补充。在青岛金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在农户将玉米运送至烘干区后,铲车将玉米送到指定位置,一粒粒玉米自动流入巨型漏斗进行初筛,然后通过传送带进入烘干塔,烘干后经另一条传送带进入2个粮库以及6个临时储存粮食的钢板仓。从10月1日起,这里开足马力,12台烘干设备全部投入使用,24小时不间断作业,目前已累计烘干、存储玉米6000余吨。

  虽然当天是个好天气,但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三天青岛仍有雨水。王连刚告诉记者,抢收与否的关键在于成熟度和天气,应观察是否具备收获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收获。比如,部分农田当前土壤水分过于饱和则应先开沟沥水,保障机械进入。如土壤水分下降或玉米已完全成熟,则可开展人工或人机协同收获。“现在来看,本周末可能是一个节点,如果冷空气南压强度大推动雨带南移,本次降雨可能会结束。”

  当前,全市184个粮食烘干点24小时满负荷运转,累计动员7.8万人次参与排涝清淤工作,开挖疏通35.57万米田间沟渠,完成53万亩农田科学排涝。青岛市财政局日前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管理局紧急下拨防灾救灾资金1357万元,应对连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设施造成的不利影响,支持平度市、莱西市等五个区(市)开展抢收抢烘、农田排涝等作业。记者了解到,如今各区市正加快推进资金在以上方面的使用,助力秋收关键环节。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