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服饰、潮玩……年轻人爱上租来的风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0 15:22:48
来源:济南日报

相机、服饰、潮玩……年轻人爱上租来的风景?

字体:

  只要19.9元,就能租到一台配备4K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拍出山海大片;租一台口袋相机只需30元一天,更优质的旅行画面总能成功收割一波朋友圈点赞;花1000元,把会跳舞的人形机器人带回家体验……如今,租赁已渗透青年日常生活,“万物皆可租”的消费浪潮扑面而来。

  旅行“搭子”可以租 轻装出行成新潮流

  国庆中秋假期的旅游市场,“租赁风”吹遍大江南北。年轻人告别“大包小包扛着走”传统旅行模式,用租赁方式实现“轻装上阵”,不仅提升了旅行体验,更催生出多元化旅游租赁场景。

  在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一家兼营相机租赁的咖啡馆成了游客打卡点。老板忙着给客人调试设备,柜台上整齐摆放着佳能、索尼等品牌的单反相机,以及大疆系列无人机和运动相机。23岁的游客小罗就是在这里租到了心仪的设备。“我平时就偶尔旅行时用用相机,买一台要6000多元,放家里落灰太浪费。”他一边给相机装内存卡,一边展示手机里的订单,“这是我第三次租设备,上次去青海租无人机拍风景,效果绝了,朋友圈点赞量翻了三倍!”

  旅游场景的租赁需求远不止数码设备。在南部山区一家露营装备租赁店,帐篷、睡袋、卡式炉、折叠桌椅等装备堆得满满当当,老板王磊正带着员工给装备消毒,“假期前三天就租出去120套装备,最多的一套租给12个人的团建队伍,包括6顶帐篷、4个卡式炉和12套桌椅,租金一天899元。”

  正在取装备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朋友每月都会露营一次,但从没想过买装备。“一套中档露营装备要3000多元,每次用完还要清洗收纳,太麻烦。租一套一天只要199元,还能根据人数调整装备,坏了也不用自己修。”他指着装备上的消毒标签说,“现在租赁店服务越来越到位,每次还回来都消毒,我们用着也放心。”

  租赁经济触角还延伸至文化体验领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漆扇DIY活动中,70%参与者选择租赁工具包;金佛山景区汉服租赁点日营业额突破5000元,游客普遍认为,租汉服拍写真比买更划算……

  今年以来,租赁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数据显示,4月份,以便携式运动相机为代表的“旅游拍照搭子”租赁需求尤为抢眼,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00%;今年上半年,芝麻租赁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71.6%,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六成,“00后”用户订单同比暴涨2倍。

  从“衣”到“玩” 租赁融入日常生活肌理

  事实上,租赁经济浪潮早已冲破旅游场景局限,深度融入年轻人日常生活。从穿衣打扮到居家生活,从兴趣爱好到母婴用品,租赁模式覆盖的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呈现出“品类多元化、服务数字化、需求品质化”的鲜明特征。

  28岁的戚白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白领,她衣柜里再也不是堆满“冲动消费”的服饰,取而代之的是服饰共享APP的租赁标签。“我每个月花299元,能租10件不同品牌当季新品,穿腻就换,还不用自己洗。”戚白给记者展示租赁记录,里面有职场通勤的西装、约会穿的连衣裙,还有周末出游休闲装。“以前每个月买衣服要花2000多元,很多衣服穿一两次就不想穿了,堆在衣柜里占地方。”戚白说,去年她清理衣柜时发现,有30多件衣服没穿过几次,“现在租衣服,每月能省1500元左右,还能常穿常新。”

  记者了解到,“共享衣橱”流行,背后是租赁服务不断优化。这类平台通常与多个品牌合作,每月更新数千款新品,还提供免费清洗、熨烫等配套服务,精准契合年轻人对款式多样的需求。相关数据显示,头部共享衣橱平台注册用户已超500万,“95后”占比超六成。今年8月,“职场套装”“晚宴礼服”等场景租赁订单同比增长120%,面试、年会等特定场合成租赁新刚需。

  租赁经济“版图”还在不断扩大,从“穿”延伸到“玩”“用”等多个领域。在潮玩圈,某些限量版玩偶租赁服务应运而生,满足年轻人婚宴、场景布置、道具拍摄等多元场景需求。在杭州读大二的小陈是潮玩爱好者,今年6月Labubu热门款被炒到3万元且一货难求时,他在租赁平台花399元租了一个月。“我就是想体验一下,买太贵,而且玩腻就没意思了。”小陈说,他还租过Switch2、无弦吉他等产品,“租金比买便宜很多,还能随时换新品,特别适合我们学生党。”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8月,“相机租赁”“婚纱礼服租赁”“无人机租赁”“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分别增长63%、109%、89%、165%,租赁消费已经从“小众选择”变成“大众潮流”。

  消费观念变迁 从“占有为王”到“体验至上”

  租赁经济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并非偶然。这既是年轻一代消费观念深刻变迁的体现,也是租赁行业不断创新服务的结果。这场消费革命的核心,是从“拥有商品”到“使用服务”的逻辑重构,是“体验大于占有”的消费理念的普及。

  “年轻人不再为‘仪式感’买单,而是为‘体验感’付费。”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莫远明长期关注消费经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90后”“00后”逐渐成为租赁消费主力军,他们更强调“体验大于占有”,在满足即时需求、追求新鲜感的同时,也注重性价比与环保理念。莫远明认为,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年轻一代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越来越多人愿意尝试旅游装备、户外用品等过去低频或高门槛的消费场景,而租赁模式恰好契合了这一趋势。

  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95后”白领陈心怡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她告诉记者,自己选择租赁的初衷,正是受社交媒体的影响,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租赁攻略”“平价体验高端产品”等相关话题很火,“很多博主推荐租数码产品、服饰,既省钱又能提升生活品质,我们很容易被种草。”记者注意到,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让租赁消费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在抖音上,“租赁经济”相关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租汉服拍照”“租相机旅行”等子话题播放量均突破千万。

  环保理念的普及,也让租赁经济更具吸引力。“一件衣服从生产到废弃,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租赁能提高衣服利用率,减少浪费。”戚白说,她选择租衣服,除了省钱,也有环保的考虑,“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环保意识,租赁这种循环消费模式很受欢迎。”

  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新租赁行业洞察2025》报告指出,尝鲜体验、多样体验和临时使用是年轻人选择租赁的主要原因。调研显示,38.2%的人选择租赁是为了“体验新品,决定是否购买”,33.7%则是想“体验更多样的商品”,28.1%是因为“临时需要,购买不划算”。

  机遇与挑战并存 租赁经济行稳致远

  尽管租赁经济前景广阔,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隐患,如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押金退还困难、隐私泄漏风险、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让租赁经济行稳致远,成为消费者、行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规避租赁风险?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专业平台,可以查看平台的资质认证、用户评价,尽量选择有第三方担保的平台;其次要仔细阅读租赁协议,明确商品的损坏赔偿标准、押金退还流程、售后服务范围等,避免后续产生纠纷;最后要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租赁商品,不盲目攀比,对于长期使用的耐消耗商品,比如手机、电脑等,还是建议购买。

  从行业层面来看,提升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是关键。记者在一家相机租赁店铺了解到,老板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流程:“每次设备租出去前,我们都会仔细检查外观和性能,做好记录;收回来后,先消毒再保养,确保下一位用户拿到的是完好的设备。”他还推出了“先行赔付”服务,“如果设备在租赁期间出现质量问题,我们先给用户更换,再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监管层面的规范同样关键。北京市民杨先生经常租赁数码产品,曾遭遇过设备翻新、售后推诿的问题,他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建议:“现在租赁行业没统一标准,希望监管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明确平台资质、商品质量要求。”他还建议建立信用体系:“把平台和用户的信用纳入共享平台,失信就限制租赁,再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查商品,这样我们租着才更放心。”

  租赁经济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规范,租赁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场由年轻人引领的消费革命,正在重塑我们的消费生态,也让“理性消费、品质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