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济南市章丘区秉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承压前行、稳中求进,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工业是章丘的最大优势,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79家,占济南市工业总量的五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81%;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十四五”以来,章丘工业经济持续向优向强、向稳向好。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章丘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突出壮主体、延链条、聚集群、育生态,构建起“3+2+2”重点产业链群(汽车、先进材料、专用装备“三大主导产业链”,空天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新兴产业链”,医药食品及包装、绿色建材与装配式建筑“两大特色产业链”),工业综合实力持续跃升。中国重汽、伊莱特、圣泉集团、明泉集团等行业龙头竞相发展,章丘实现从“锻造之乡”到“智造高地”的华丽转变。把时间轴拉长,一幅产业蓬勃、创新涌动的壮丽画卷铺展开来。
创新发展激活新动能
金秋时节,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机器轰鸣,火红的钢坯在万吨锻压机下被塑造成国之重器的关键部件,飞溅的钢花映照着高端制造的硬核实力。9月25日,这里刚刚投产2.2万吨自由锻压机,配套22米轧环机、300吨操作机等先进装备,能够生产出最大环件直径22米、最高5米的各类锻造件,精准满足核电、水电、风电及大型装备等领域对大尺寸环形锻件的需求,在超大型锻件制造上实现了自主可控,以产业升级带动产品出海。
这是章丘区锚定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典型案例之一。截至2025年6月,章丘区“十四五”期间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7亿元,锻造、化工等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中实现“老树发新枝”。
科研团队接近600人,每年研发投入5.4亿元,建成省级以上技术平台15个……济南圣泉集团以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这家创建于1979年的企业,专注于生物制造和先进材料研发,已成长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近年来,该企业又瞄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需求,发展特种电子树脂、高比能电池材料等,整合创新链、拓展生态链、提升价值链,实现跨越式发展,年产值达百亿元,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前列。
在创新与绿色双轮驱动下,章丘工业已形成“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的梯度发展体系。截至2024年末,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1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6家、瞪羚企业6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36家。承担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1项,认定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19件,445个项目入选省级技术创新计划。绿色制造领域,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园区1家,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实数融合注入新动力
山东章鼓是章丘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这家从农具厂发展起来的鼓风机龙头企业,如今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催生了发展新动力。该企业投资改造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挥舞,AGV小车不停穿梭,二维码和传感器搭建起厂房的“神经系统”,优化了各个工序环节,使产能提升72%,成本下降61%。
山东健康智慧医药仓储物流园是章丘区“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的新项目。传统仓储是人找货,这个智慧仓库是货到人。日吞吐能力最大4万箱,却能做到零差错、零丢包。高效、快捷的“黑灯”仓储运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打造出一个数字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景。
实数融合为章丘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效初显。围绕“一轴五核”数字产业布局,该区推动浪潮大数据等领军企业集聚,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实施“工赋章丘”行动,落地50余个“实数融合”项目,68家企业获评省晨星工厂试点,56家企业通过DCMM贯标。作为全国县域数字经济50强区、全省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章丘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累计建设5G基站4500余个,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吸引百度智能云等平台入驻,构建“数据+算力+算法”生态体系。
“链”上发力重塑新优势
金秋十月,位于章丘区的丰茂(山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产在即,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这是上市公司浙江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北方落户智造基地。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为中国重汽等头部车企提供配套产品,进一步完善、延长当地的汽车产业链。
中国重汽(济南)轻卡制造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内机器轰鸣,每3.5分钟就下线一辆新车。流水线上的仪表罩,来自20公里外的山东齐鲁永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这家总部位于江苏的企业5年前投资落地章丘。正在安装的SMC外饰件则来自附近的朗基尔汽车零部件济南制造基地,这家意大利的企业2年前落户于此。
在济南(明水)汽车产业园3号车间,济南江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年产轻量化汽车内外饰件20万套,供应中国重汽、吉利汽车等主机厂。这个投资1亿元的延链补链项目于2022年11月落地,2024年纳税450万元。
立足汽车、先进材料、专用装备三大主导产业链,章丘区按图索骥,以链式思维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促成“龙头带配套、配套促龙头”的良性循环。以汽车产业为例,该区充分发挥本地企业中国重汽的龙头作用,构建“链主企业+配套集群”生态圈,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近3年引进汽车产业项目33个,新增产值近50亿元。截至目前,该区汽车产业链上规模以上企业已达70多家、实现产值500多亿元。
坚持“项目为王”,出台《济南市章丘区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运行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组建产业链专班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打造“洽谈即帮办、签约即注册、征地即立项、挂地即设计、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使用”全链条集成审批服务模式,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激活市场“一池春水”……章丘区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聚起产业集群,育好产业生态。
新目标承载新梦想,新征程充满新希望。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传统产业跃迁,新兴产业聚势,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托起一个活力充沛、动能澎湃的新章丘。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投产达效、一项项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一批批产业链群聚势成峰,章丘正以工业强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强省会建设中奋力“走在前、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