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双“天眼”正24小时俯瞰大地——在山东德州,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山东德州数据与应用中心(以下简称高分德州中心)依托国家高分专项技术,在水利、农业、生态等领域织就严密科技防护网,为地方治理注入强劲“航天动能”。该中心由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推进建设,自运营以来,已成为德州市科技创新与政务服务融合的重要载体。
“屏幕上这张清晰的卫星图,能精准揪出河道‘四乱’问题。”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高分德州中心技术负责人史健介绍。前不久,高分德州中心正式承担起全市90条市级重点河流的监管任务。漳卫河、德惠新河等流域乱占滩涂违规搭建等问题,都逃不过卫星的“火眼金睛”。工作人员通过对卫星影像数据的细致分析、多期对比与专业研判,形成疑似问题清单,编制翔实的遥感监测报告,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卫星监测具备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1平方公里监测成本可低至几十元,远低于无人机检测成本,还能突破空域限制。”史健说,过去一架小型无人机一天最多只能监测10平方公里,如今卫星一次过境就能覆盖几百平方公里的区域。
作为国家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高分专项集“创新工程、天眼工程、应用工程、民生工程”于一体,14颗卫星组成的“天团”具备“四高”“三全”特点——高空间分辨率、高时效性、高光谱分辨率、高观测精度,全天时观测、全天候观测、全球观测。2023年,高分德州中心正式揭牌,作为德州市唯一的高分卫星市级节点,中心可免费获取国家高分卫星原始数据,标准化的“预处理—解译分析—问题反馈”技术流程,更确保了监测结果的精准可靠。2024年9月,高分德州中心凭借过硬技术实力,获评“山东省遥感技术应用支撑单位”,成为全省首批获此称号的26家单位之一。
高分德州中心化身“精准质量监督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高标准农田的田间道路、灌排沟渠等骨干设施运行管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农田被其他建设占用的问题,并反馈设施管护效果与损毁程度;精准获取作物种植类型、种植面积等关键数据,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依据。“通过作物光谱反射差异,能识别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和长势,可以为补贴发放、产量预测提供精准支撑。”史健介绍,此前高分德州中心曾通过卫星监测,精准统计某区域当年小麦种植情况,显著提升了当地管理部门对农田管理的效率与决策科学性。
如今,高分德州中心的“天眼”已进一步延伸至生态、地质、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在农村黑臭水体监测中,卫星结合水质参数反演技术,快速定位污染区域,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精准方向;数条河流的生态指标评估工作正稳步推进,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逐步构建;施工场地裸土未覆盖、扬尘污染等问题,也能被卫星及时捕捉,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线索。
高分德州中心在应急响应、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河源水域岸线监测及地面沉降监测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中心平台优势,深化遥感监测技术应用,以地质新质生产力护航德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