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经开区:“文化书院+”成老工业社区焕新密码-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1 09:03:00
来源:淄博日报

淄博经开区:“文化书院+”成老工业社区焕新密码

字体:

  秋日的午后,走进淄博经开区南定镇南宿舍社区南韵书院,书画室里墨香氤氲,十几位居民在老师指导下凝神运笔;隔壁的巧手工坊则欢声笑语,色彩斑斓的手工作品铺满长桌。这个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如今已成为居民日常的文化客厅和精神家园。

  作为老工业社区,南宿舍社区面临着居民结构老龄化、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等挑战,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为此,南定镇以居民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南韵书院为核心载体,创新构建起“阵地拓展、资源聚合、队伍组建、课程设计、文明实践”五维联动机制,探索出一条社区治理新路径。

  改造后的南韵书院,集作品展厅、巧手工坊、南隅书舍等于一体,形成复合型文化空间。同时,依托“睦南直播”和“南韵书院”公众号栏目,将文化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据统计,书院年均开设课程与活动达120余场,直接服务超6000人次,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得到实质性拓展。

  “以前觉得社区是个办事的地方,现在这里成了我的‘必修课堂’,我每天固定来书院写字、学习,老街坊成了老同学,感觉社区更有家的味道了。”正在练习书法的居民李萍笑着对记者说。

  82岁的退休职工杨群,如今是书院里最受欢迎的舞蹈老师。像她这样的离退休人员组成的银龄师资团队已有7人,开设了锣鼓、书法等8门传统课程。“我们也想发挥余热,生活充实了,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杨老师的话道出了许多银龄讲师的心声。

  在银龄讲师传授技艺的同时,年轻力量也为书院注入新的活力。社区吸纳9名青年志愿者协助课程开展,累计制作教学记录100余期,举办银龄手工、朗诵课堂90余场,定期开展文化讲座和艺术指导25场,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循环机制。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活动的“热乎气”正持续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凝聚力。今年以来,南宿舍社区通过“文化书院+治理融合”模式,共开展安全宣讲12场,举办“睦邻集市”6场,其延伸组建的“轻暖时光”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超100场次,服务时长约600小时。随着文化活动的深入,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文化服务已成为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的有效抓手。

  据悉,南定镇将持续深化“文化书院+”内涵,推动文化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浸润”升级,让文化服务更加精准、便捷地触达每位居民,让文化不仅滋养“精神”,更助推“治理”。这条以文化人、以文兴社的老社区振兴之路,在更广阔的基层实践中绽放温暖的光芒。(记者 相国旗)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