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济南经十路养护提升工程建设亮点纷呈-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23 10:42:59
来源:济南日报

科技赋能 济南经十路养护提升工程建设亮点纷呈

字体:

  济南经十路养护提升工程自今年9月6日启动以来,备受广大市民关注。此次工程建设引入了多项“黑科技”,在细节处融入了许多“小巧思”。

  经十路养护提升工程始终秉持开放施工理念,设立线上意见征集二维码,市民“码上提”,项目“马上办”;通过12345热线24小时收集、转办市民意见;线下组织人员深入沿线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市民的意见建议。

  为最大限度缩短工期,施工高峰现场集结铣刨机、沥青摊铺机、压路机、雾炮车、真空吸尘车等各类机械设备超过200台,另有150余台运输车辆协同作业。通过整合优质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为经十路的养护提升按下“加速键”,全面掀起建设热潮。

  与济南公交集团密切协作,针对每一个涉及的公交站点,精心制定“一站一策”保障方案。对于需要临时迁移的站点,不仅设置了醒目、清晰的指示牌,明确标注新候车点位,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在现场引导,全力保障K58、K109、K117、K202、BRT3等多条公交线路的平稳运行。

  针对不同路段“靶向施策”提升道路品质。项目采用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该技术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回收利用,大幅减少新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节约石料、沥青等资源。与传统工艺相比,综合节能降碳70%以上。

  项目引入高弹性模量沥青混凝土,采用了改性沥青结合料与硬质集料,再通过特殊的拌和工艺,让混凝土形成了高弹性模量(≥3000MPa),实现混合料高劲度与耐久性的统一,还兼顾抗疲劳、抗开裂等多种综合性能。

  此次提升工程中,高弹性模量沥青混凝土主要被用于交叉路口以及公交停靠站。这些位置因为车辆频繁起步刹车、长时间停滞,路面容易受损。而高弹性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就像给路段穿上一层“铠甲”。

  项目建设采用含砂雾封层工艺,将细骨料与浓缩封面料混合,再借助高压喷洒或摊铺设备精准施用于路面。该工艺具备抗滑、增强防水透气、减缓路面老化、抗凝冰、防松散脱落、美化路面六大突出功能,全方位守护路面健康。

  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对人行横道标线进行精细化设计,将斑马线统一拓宽至6米,显著增加行人通行空间,提升过街效率。此外,还施划地面箭头标识,利用清晰的指向性来规范人车通行秩序,减少交叉冲突。

  为有效缓解经十路与燕子山路路口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会同公安交管部门精准实施一系列措施。通过对路口车道功能重塑,增加非机动右转车道,优化交通流线,同步在燕子山路沿线增设1处机动车信号灯、3处人行信号灯、2处电警抓拍,全面强化路口的智慧管理能力和实时监管水平。

  结合此次改造提升,计划在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省体育中心等核心点位,打造兼具情感关怀与人文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济南市儿童医院节点,设计以标志性“水滴家族”卡通形象与蓝色主色调为核心,运用主题墙绘、色彩导视与休憩设施,营造出温馨的情感化环境。山东省体育中心节点则深度融合体育文化,通过设置文化景墙、特色地雕以及兼具方位指引的地面彩绘,塑造出一个可感知、可互动的体育主题活力街区。

  济南交通将继续保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扎实推进后续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将经十路打造成一条更加便捷、畅通、舒适且充满温度的“都市走廊”,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出行。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