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经开区叉车治理“全链条”革新-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7 16:44:26
来源:淄博经开区管委会

淄博经开区叉车治理“全链条”革新

字体:

  淄博经开区沣水镇的传化物流园区里,叉车司机张振刚的日常发生了变化:他驾驶的叉车信息完备、牌照齐全,每一次作业都实时纳入动态网格监管,每一步操作都遵循着清晰的安全流程。这并非个例,而是全区上千台叉车正经历的治理升级。

  如果说物流园区是一个巨人,穿梭不息的叉车便是他的“四肢”。过去,它们的运行状态如何,全靠“人盯人”的传统管理,难免存在盲区。2024年以来,淄博经开区先后在天佳物流园、传化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开展特种设备叉车集中整治提升工作,一套“淘汰更新-机制创新-服务赋能-监管提升”的闭环治理新体系逐渐成型。

  治理的第一步是“硬件的升级”。淄博经开区果断淘汰所有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国Ⅲ以下叉车,对于资料不全、但符合标准的老旧叉车,则“一对一”上门,帮助经营业户完善档案,尽快完成登记挂牌。淘汰之后,一些规模小、资金压力大的经营业户犯了难。为此,淄博经开区推广起“以租代购”的共享模式,引导物流园区引进徐州重工、比亚迪等大型叉车公司入驻,为物流园区业户提供叉车租赁和换电服务。

  在天佳物流园,刚租到电动叉车的业户马春英算了一笔账:“以前买一台叉车投入大,保养也麻烦,现在用租赁的,成本降了,环保标准还提高了,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种集约化的用车模式,不仅解决了小散业户的用车难题,还确保了园区内所有运行的叉车都能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

  在夯实设备基础后,监管机制的提升创新成为关键一环。淄博经开区创新试行了安全“双监管”模式,在各个园区设立叉车管理办公室,采用“叉车登记使用单位+园区管理方”的“双公章”登记制度,明确划分了各方责任。“各家物流园区都与园区内经营者都签订了叉车安全管理责任手册,‘企业、设备、操作人员’三级台账网格动态监管,‘一户一档’集中管理,这样就构建起了政府监管、园区共管、企业主责的新型共治格局。”淄博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威表示。

  治理的最终落脚点,是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今年7月,随着传化物流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启用,市场监管、交通等职能部门进驻,设置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将叉车的登记、变更、注销、检验检测、牌照发放等服务整合成一条服务链,实现特种设备叉车、交通运输等28项业务从“多地跑”变为“一地办”。

  为更好融合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淄博经开区还协调配套叉车驾驶考试中心和培训机构,切实解决园区及周边众多叉车司机的迫切需求,有效化解作业人员考证难问题,惠及叉车司机1000余人次,有效拓宽了就业从业渠道。

  从机制创新到服务赋能,淄博经开区的特种设备叉车治理实践展现了现代治理的新思路,这套涵盖车辆、人员、管理全方位的闭环治理新体系,不仅成功化解了物流园区叉车监管难题,更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效能、保障民生就业的多赢工程,让物流这一区域经济的“微循环”变得更加畅通、高效与安全。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