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10月28日一早,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白鹭社区老年活动室就响起了阵阵歌声。“我们社区合唱团的成员会定期来唱歌,交流心得,以前互相不认识的居民现在都成了熟人。”白鹭社区“两委”委员李子超告诉记者,社区成立之初,邻里间的陌生感曾一度成为社区治理的无形障碍。为凝聚人心,社区服务中心想到了举办社团文化活动来拉近彼此距离。
“成立第一个社团晨跑团的时候,我心里也没底。”李子超说,“后来,大家在跑步中聊天,慢慢熟悉起来。一些有特长的成员,还带动了太极社、书法社等社团的成立。”居民之间渐渐熟络,也让社区治理更加顺畅。从社区设施维护到邻里矛盾调解,“小社团”在处理各类民生事务中发挥了“大作用”。“社区有个居民和邻居发生了点小摩擦,后来发现对方也是太极社成员,便主动握手言和。”李子超笑着说。如今,在“社团文化”的滋养下,居民从“陌邻”变“睦邻”,党群服务中心也变成了“居民会客厅”。
与白鹭社区的社团文化不同,明园社区则把文化送到家门口,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课堂文化”。
明园社区与临沂第四十中学仅一街之隔,是名副其实的“学区房”。明园社区“两委”委员段倩倩告诉记者,依托周边的优质教育资源,社区经常开展公益课。公益课的开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段倩倩坦言,开课初期很多家长信不过社区的教学质量,为了打消顾虑,社区选择邀请名师。“社区有位家长听说我们邀请了名师,就把孩子送来上课。结果孩子成绩有了进步,可把她高兴坏了。”此外,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社区还开设无人机操作、架子鼓等课程。段倩倩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都转化为居民对社区服务中心的信任,双方的距离也不断被拉近。
临近中午,双月社区的孝善食堂开始热闹起来。社区居民张大爷将餐盘放到桌上后,又熟练地盛上一碗小米粥。“食堂这么多菜才10块钱,既实惠又好吃,我天天来。”张大爷边说边竖起大拇指。双月社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罗庄区最早建成的一批城市小区之一,社区内老年人口占比40%,也有不少儿童。双月社区党总支书记孟祥花告诉记者,为照顾生活不方便的老人和孩子,社区开办了孝善食堂,居民在食堂吃饭享受九折优惠,老年人在特定节日还有免费爱心餐。食堂里升腾的“烟火气”,只是社区“悦家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回应“一老一小”群体的现实需求,双月社区探索出“悦家文化”品牌,把服务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周一至周四,社区会向老年人开放老年大学、悦响夕阳艺术团等活动,周末则会为孩子开设悦彩课堂、趣味活动。“我们想让居民在社区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孟祥花说。
罗庄区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按照“一社区一品牌”建设思路,打造“厚德十里”“泉涌福地”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社区品牌32个。今年,白鹭社区接到的12345热线工单总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60%,明园社区12345热线投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0%,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