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青岛企业综合100强名单发布。
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10月31日晚,青岛市企业联合会在2025青岛企业家日“企业让城市更美好”优秀企业家分享会上发布2025青岛企业100强系列名单及2024青岛年度社会责任示范企业名单。
从名单中不难看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青岛大企业积极求新、求变,划出稳健发展曲线,夯实青岛经济发展基本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青岛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成为青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透过名单,同样能够看到青岛制造业的强大韧性。作为青岛经济的“压舱石”,“青岛制造”加快向高端制造、先进制造迈进。一批制造业新面孔加速崛起,助推“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孕育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头部企业稳健发展,“百亿阵营”添新
2025青岛企业100强仍按照惯例以企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排序。2025青岛百强企业入围门槛为39.43亿元,较上年提高0.14亿元。
百强企业中,头部企业表现稳健,腰部企业持续发力。今年名单中,收入百亿元级以上企业数量为46家,与上年持平;收入在50亿元到100亿元间的企业数量为36家,较上年增加3家,折射出青岛大企业“后备军”的加速成长。
海尔、海信仍然稳居百强名单前两位。海尔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为4016.25亿元,成为青岛首家年营收突破4000亿元的企业。从曾经的家电企业,到如今布局涵盖智慧住居生态、大健康产业生态、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三大赛道的高科技企业,海尔的持续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是青岛头部企业能够穿越周期、始终引领行业发展的缩影。
前十强中,山东能链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最大“黑马”。这家今年新上榜青岛百强名单的企业,以410.88亿元的营收拿下第十位。成立于2016年的能链控股,来自当下最热门的能源行业,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推动全链路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并布局自动驾驶、智慧能源补给等领域。
同为今年名单“新面孔”的青岛青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新协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双双跻身年营收“百亿阵营”。青发控股为青岛自贸片区国有企业,业务布局包括开发建设及载体运营、仓储物流及贸易、金融投资及资本运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7.32亿元。青岛新协航是全国进口冷鲜动物蛋白行业规模领先的企业,是具备完整产业链、金融供应链能力的综合冷链服务商。二者的强势上榜,是青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产业更好发展的有力注脚。
新上榜企业中,满满的科技感让人印象深刻。
位列第71位的山东玖瑞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现代化农牧企业,发展初期以高科技生物饲料、现代化养殖为主导,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15亿元。
从事传感器、传感交互模组及SiP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百强名单第89位,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4亿元,按销售额计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
它们一步步成长壮大,如今登上青岛百强企业名单,充分展现出青岛经济的“向新力”。
制造业韧性彰显,挺起经济“脊梁”
制造业历来是青岛经济的基石,这一点,在百强企业名单中再一次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体量来看,2025青岛百强企业名单中,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的53.88%,较上年提高4.25个百分点。从发展质量看,百强企业中制造业的平均收入利润率继续提升。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制造业产业结构加速“焕新”,是青岛制造业保持韧性的核心引擎。观察百强系列名单中的制造业分项榜单,众多“新面孔”的上榜,就是最好的例证——
青岛融合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半导体装备制造、Mini LED制造等领域;
青岛达能环保深耕节能环保装备领域,从事节能减排、环保降碳、清洁能源消纳、新能源等高端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运维及服务;
青岛卓英社家专业从事背光模组光学材料、电磁材料、高分子材料、LED面光源、汽车电子及其他光电产品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医疗、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逢时科技致力于以南极磷虾为主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2024年被世界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国际认证为“全球磷虾油连续两年销售额第一的企业”。
这些企业分布于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均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青岛正在加快脚步,培育更多具备行业引领力的企业。
青企关注融合共生,推动健康发展
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不仅企业的生产方式在变、经营管理方式在变,企业作为组织最根本的生存模式和逻辑也在变。与社会实现更好地融合和共生,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关键。
青岛企业在绿色发展、服务城市民生、践行现代治理等方面积极作为。上榜2024青岛年度社会责任示范企业名单的企业,便是其中的“模范生”。
青岛财通集团旗下青岛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主动运用绿色建造、低碳建造、智能建造等技术,通过绿色建筑设计、节能技术应用降低建筑能耗;旗下青岛城市照明有限公司针对居民小区等敏感区域的路灯,按需监测并调控眩光、光束角等灯具参数,减少对居民夜间休息的干扰。
海湾化学自搬迁以来,以“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理念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烧碱和聚氯乙烯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都达到了国际清洁生产的先进水平。
青岛旅游集团充分彰显国企担当,全力推动青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如联合运营航商公开签署《码头自律诚信经营公约》,推动企业从“被动受管”转向“主动履责”;设立“先行赔付专项金”,保障游客海上旅游项目体验。
青岛海洋发展集团以自主科技创新为引领,掀起以设施渔业为特点的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以大型养殖工船为核心依托,在近年来青岛树立大食物观的背景下,助力青岛丰盈“蓝色粮仓”。
从这些示范企业身上,能够看到青岛企业长期主义发展的核心密码。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青岛企业演绎了与城市共成长的最生动故事。(记者 孙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