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以信用“软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05 15:17:13
来源:聊城日报

聊城以信用“软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字体:

  近年来,聊城市坚持以“信用聊城”城市品牌为引领,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信用监管机制逐步完善,信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聊城信用工作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通报表扬,为聊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信用支撑。

  2025年1月,聊城市政协委员李娟提交的《关于打响“两河明珠·信用聊城”品牌的建议——信用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被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确立为第144341号提案。提案从健全组织体系,解决工作机制问题;夯实制度基础,实现工作有章可循;加强统筹推进,确保工作同步开展;丰富应用场景,强化信用有形有价;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信用意识五个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梳理分析委员提案意见建议,通过加强对信用融合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动解决信用建设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取得积极成效。东昌府区新区街道依托“信义东昌”微信小程序建立信用积分兑换机制,制定社区服务清单,策划组织了环境卫生、公益宣传、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并对每个活动匹配了相应信用积分,辖区居民通过“信义东昌”微信小程序报名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完成任务后可获得信用积分,1个小时能拿到5个信义积分。

  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社区服务质量,东昌府区整合辖区优势资源,围绕信息归集、基层治理、行业监管、惠民应用场景打造和美德信用建设融合发展等工作,持续塑强“信义东昌府”品牌。截至目前,东昌府区信义信息平台累计归集信息数据800万余条,积分变动32万余人次,捐款捐物信息3.7万余条,累计捐赠金额573万余元,志愿服务信息21.3万余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84.1万小时。

  近年来,冠县坚持“三级书记抓信用”一把手工程,将信用建设深度融入县域营商环境、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近日,冠县社会信用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前往冠县恒祥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就企业信用“+”工作开展回访调查。“企业能享受20%的利率下调,是特别实惠的一个政策。”冠县恒祥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振书高兴地说。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公开的财务信息有限,银行难以准确评价其信用、前景以及资金使用效益,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遍存在。为此,冠县信用部门聚焦特色产业,以清水商会为试点,对商会的44家企业进行信用精准画像。

  深化“信用+”多元应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冠县梁堂镇王庄村有一处20多亩的坑塘,以前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不仅环境脏乱差,还影响到村集体收益,村民意见很大。“我们重点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块,通过这项工作,做通了24户村民的工作,把坑塘交回村集体。”冠县梁堂镇王庄村支部书记王军如是说。王庄村还依托信用激励与志愿服务队管理,节约了用工成本。王军介绍:“像施肥、浇水、修剪、拉枝这些日常管理,都由志愿者来完成。我们建立了积分制度,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可以获得积分。这样既能激励大家,也能提升他们的诚信意识。”

  今后,聊城市将加大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和诚信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鼓励各部门接力举办具有行业特色的诚信主题活动,提升各行业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认知水平。(记者 张彬)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