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蹲”半个月,不如实体店十分钟?-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07 10:37:09
来源:济南日报

直播间“蹲”半个月,不如实体店十分钟?

字体:

  “直播间蹲了半个月,结果抢了个寂寞。”提起今年的双11消费,白女士一脸无奈。她本想在线上买一台冰箱,却发现国庆节只要5900元的冰箱,双11大促反而需要6300元,“这种被‘背刺’的感觉,让所有的精打细算都成了笑话。”无奈下,白女士去了实体店,“没想到比国庆节还便宜,还承诺双11全程价保。”

  与白女士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发现,今年的双11,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调转方向,从线上回归线下实体门店。

  这种回归,源于“信任危机”。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双11”关键词相关投诉近6万条,其中“价格欺诈”“预售价高于现货价”“价保申请失败”成为重灾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门店努力为消费者提供的“确定性”。今年双11,苏宁易购力推“真惠补一口价、一补到底”,并承诺全线产品价保至双11结束,直接消除了消费者对于价格波动的最大焦虑。刚在苏宁门店购买了全屋家电的消费者孙女士表示,“在这里,价格是标在墙上的,产品是摆在眼前的,不用再和看不明白的规则斗智斗勇。”

  更深层次的回归,发生在感官层面。当家电消费向“新质”升级,AI、健康功能成为主流,参数变得愈发复杂,“真看、真摸、真体验”成为了决策的最终锚点。“网页参数只会告诉你它能识别食材,但没办法告诉你它的屏幕反应有多快,语音识别在嘈杂环境里灵不灵光。”正在济南槐荫国融大厦SuningPro店体验AI保鲜冰箱的吴先生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大家电不比日用品,线上页面描述得天花乱坠,不如自己亲手摸一下、按一下来得踏实。”

  “线上攻略一个月,不如线下听导购讲10分钟。”上周末刚买了游戏电视的年轻玩家杨先生坦言,“线上的信息太多了,而且你不知道会不会误点‘充值’广告。但在店里,导购可以当面演示120Hz刷新率和60Hz的区别,这种直观的对比,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说服力。”

  线下导购,这个曾被预言“将被互联网取代”的职业,也正以“管家”的身份重新变得不可或缺。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推销员,而是懂得产品技术、了解家居设计、能解读生活场景的“专家”。以苏宁易购的门店岗位“家电管家”为例,通过1V1、全流程、一站式的服务,他们能够将经过验证的可靠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产品交互传递给用户。这种基于专业知识和面对面交流的信任关系,也使得他们成为更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蓝朋友”。

  凭借价格确定性、感官真实性和服务专业性,线下门店正在构建起新趋势和高端产品的护城河。苏宁易购双11门店销售数据显示,融合AI功能的家电产品销售占比已超55%,85英寸及以上大屏销占比超62%,多筒分区洗衣机、自清洁除菌空调、嵌入式冰箱等产品的销售增速远超品类整体水平。购买iPhone17系列的消费者中,超过四成选择ProMax版本;而在小米17的用户中,超80%选择了512GB及以上大内存版本。

  从疲于奔命地凑单满减,到悠闲地在门店里感受、咨询与决策;从担心“货不对板”,到享受“所见即所得”的踏实。这个双11,一批批走进线下卖场的消费者,正在用他们的选择重新定义“真实”和“划算”——它不再仅仅是价格的极致,更是时间成本、决策风险与情感信任的综合平衡。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