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天鹅正分批飞抵山东荣成天鹅湖越冬。近万只大天鹅每年为何钟情于天鹅湖?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外,还因为这里有一批守护它们的人。
今年8月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蓝色守护”保护大天鹅志愿服务项目获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成供电公司职工李维民正是其中的志愿者之一。让李维民自豪的是,他的名字曾被用在天鹅环志上,这也是首个用威海人名字命名的天鹅环志。
2020年2月的一天,李维民在巡检线路途中,在一处草丛内发现了一只翅膀受伤严重的大天鹅,他脱下外套将大天鹅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了工作站。荣成大天鹅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员赶到后,对受伤大天鹅进行了包扎,但也表示“怕是难救了”。
李维民把大天鹅留在了工作站,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它的任务,并为它取名为“大白”。起初,对人充满警惕的“大白”不吃不喝,李维民就把玉米面兑水揉成小团子,蹲在它的小窝旁,一点点往它嘴里送。多日后,熟络起来的“大白”才真正接纳了李维民,不仅主动进食,还不时扑棱着翅膀表示亲热。
两个月后,“大白”居然能站起来了,还能在院子里走动。但由于“大白”错过了回迁时间,李维民和同事们就一直照料着它,让它留在荣成度夏。
一年多的时光里,李维民和同事们习惯了“大白”的存在,“大白”也习惯了与人相伴的生活。但大天鹅毕竟属于自然,李维民还是决定把“大白”放归自然。
2021年3月,又是一年大天鹅北迁时节。李维民把“大白”抱回了天鹅湖,而在它回归天鹅群前,巡护员给“大白”戴上了一个颈环式环志,上面带着定位器,能实时监测它的飞行路线和栖息地点,就是这个环志被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命名为“李维民”环志。不久后,“大白”顺利北迁。
当年10月起,李维民就时常在天鹅湖畔寻觅“大白”的身影。直至2022年1月9日,正在工作的李维民接到巡护员的电话,“维民,‘大白’回来了!”李维民骑上电动车就往保护区赶,果然在大群的天鹅中一眼就看到了“大白”,此时的它也游向岸边,用头颈蹭李维民的胳膊。这种久别重逢,让李维民热泪盈眶。
然而,在2023年的天鹅季,李维民却始终没有等到“大白”归来。直到2024年初,李维民收到了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包裹,里面是一封信和那个“李维民”环志。信中说,“大白”在当地再次受伤,当地的鸟类保护人员取下环志给寄送回来,还特意说明“大白”已经得到了妥善照料。拿着那个边缘缺了一角的环志,李维民心里既欣慰又失落,“以后的天鹅季,再也见不到‘大白’的身影了。”
“每年看着它们来,再看着它们走,就像完成了一场和自然的约定。”李维民说,“蓝色守护”保护大天鹅志愿服务队已有志愿者635人,他们一年又一年的守护,让这场“约定”不断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