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直播”:让外卖看得明白吃得放心-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2 10:41:45
来源:青岛日报

“饭店直播”:让外卖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字体:

  外卖作为餐饮业数字化发展催生出的一种全新业态,已成为餐饮业发展的生力军。

  然而外卖行业资质与经营过程的“不透明”,是外卖平台诞生至今还在困扰行业健康发展的顽瘴痼疾。目前,青岛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聚焦外卖餐饮食品安全,针对网络餐饮服务中平台责任不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管理不严、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等薄弱环节作出系统性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有望倒逼外卖平台和入网经营者彻底改掉多年“顽疾”。

  早在2021年,青岛市场监管部门就联合外卖平台,在部分餐饮集中区域试水“互联网+明厨亮灶”,倒逼餐饮单位规范后厨管理、注重食品安全,这种开放场景也让消费者看得明白、吃得放心。与此同时,青岛还聚焦外卖监管难点,创新推行“市场监管放心码”,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数据资源,提升精准监管能力,也让“幽灵外卖”无所遁形,推动平台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外卖更“透明”

  据统计,青岛网络订餐单位超3.1万家,日均外卖订单总量约30万单,高峰日可达五六十万单。这些商户大部分为中小餐饮商户,数量多分散广,消费投诉也最为集中。

  与堂食这种传统的餐饮服务模式不同,外卖的制作和配送过程,守在手机屏幕前的消费者无法实时、直观了解。缺乏“贴脸”监督,一些经营者开始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有所松懈,出现加工环境脏乱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原料和添加剂等问题。

  自2021年开始,青岛市场监管部门联合部分外卖平台,在崂山区斑马云厨、李沧区安德老街、即墨区七星街等餐饮集中区域试点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也就是俗称的“饭店直播”,即在餐饮门店的关键区域安装摄像头,“直播”给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看,以此起到类似传统堂食的“贴脸”监督作用。根据外卖平台的大数据显示,“互联网+明厨亮灶”推行后,商家的被投诉率已明显下降。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明厨亮灶”要大范围推广,目前来看主要存在商户配合度差的问题,对安装监控设备存在严重排斥态度。

  征求意见稿拟明确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画面覆盖餐饮食品加工制作的关键过程,并保证正常运转。否则,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将被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应当审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互联网+明厨亮灶”相关证明,未实现的不得上线交易。如果这一条款能够落地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便有了制度支撑,外卖平台和入网经营者将被倒逼“透明”经营,从源头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创新“放心码”应用场景,破解平台经济监管难点

  外卖行业“不透明”的不只是经营过程,还有资质。近年来,外卖行业频频曝光的“一址多店”“一证多用”“证地不一”等问题,皆是由“不透明”导致的。“线上有经营,线下找不到”,给食品安全监管埋下了隐患。

  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一证一店”的经营模式,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平台提供者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同一经营资质重复申请入网的行为应当予以禁止。同时,还提出平台提供者对无堂食外卖提供者加注“无堂食”标识。

  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了“放心码”,从餐饮消费入手,着力打通平台数据,破解线上线下监管脱节等平台经济监管难点。“我们率先在数据共享共用上破题,与美团、饿了么网络外卖平台打通数据通道,通过‘放心码’进行数据交换,扫清监管盲区。”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与平台方深化数据协作,开展数据清洗对比核查,通过“扫雷除患”,着力解决线上平台业户信息不实、线下实体监管“盲区”的问题。

  2024年以来,通过对平台3万多户餐饮服务商家逐项比对核实,共发现问题主体528户,平台整改下架无证无照“幽灵”商户116户。

  “放心码”作为商家信用公示载体,将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三方串联到一个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激活商户信用数据,打通消费者与餐饮业户之间的信息壁垒,并实现了“一码通查、一码通办、一码通管”。

  目前,青岛市已对网络外卖第三方平台上的3.1万家餐饮服务单位精准投放“放心码”链接,将线上业户的消费、口碑、投诉、差评等信息数据“拿下来”,将线下实体的经营、监管、信用等信息数据“拿上去”,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