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帮扶指导的“组合拳”,已成为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以下简称“汶上县分局”)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助力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常态。
目前,汶上县共有山东汶上经济开发区、汶上县食品工业园区等7个拥有规划环评的园区,这些园区规划环评在全县产业布局中发挥着战略引领作用。
不仅如此,规划环评还推动各园区完成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布局,为县内工业企业筑牢标准化环保基底。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置,构建起“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体系,避免企业“各自为政”导致的治污设施简陋、偷排漏排、资源浪费等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汶上县全面实施园区年度监测报告制度,监测数据免费向企业开放共享。通过这一举措,年均能为企业节省环评成本20余万元。
依托园区企业集聚优势,汶上县分局在“营商环境争优年”活动中开展“上门式”精准服务,让服务更有温度。对省、市、县重点项目及省、市级绿色低碳项目,汶上县分局分别建立工作台账,开辟绿色通道,按照时序节点,定期调度、全程跟踪。并按照“流程最优、时限最短、资料最少”的原则,细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流程及材料清单,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时限从法定的30天压缩至7天。
为破解传统环评管理“重审批轻监管”“重合规轻实效”的不足,汶上县分局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差异化标准完善与全流程监管强化,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督导—事后闭环”环评管理新模式,推动环境治理从“被动达标”向“主动提质”转型。
汶上县分局摒弃“以罚代管”粗放模式,建立“科学分级、宽严相济”监管体系。针对轻微违规且主动整改的企业,以“指导式整改”替代行政处罚。还推行“常态化巡查+智能化监控”双轨制,在每个园区配备两名专职网格员,每周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核查治污设施运行、危废贮存、排污口规范等情况。
“下一步,随着‘小’园区、‘大’企业产业布局持续深化,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和帮扶指导体系,推动园区聚合效应与企业创新动能深度耦合,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绿色低碳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汶上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伟说。(赵钰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