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记者从临清市获悉,该市将废旧集装箱改造为“智慧种植方舱”,大力发展金耳产业,实现全年化、智能化、高效化生产。截至目前,临清市已建成智慧方舱103个,累计出舱金耳约31万斤,销售收入达478万元,智慧方舱成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来,临清市引导清源正本、中洲清源等企业,通过对废旧集装箱加装智能控制系统,建成智慧种植方舱,开展金耳菌包生产、种植与成品回收一体化运营。据了解,智慧方舱利用5G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对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生长环境进行精准监测与数字化管理,彻底摆脱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在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的条件下,每个智慧方舱可存放3500个菌包,每年可种植10茬,大大提升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空间利用率。
目前,临清产出的鲜金耳约21万斤,主要销往北京新发地、成都大型蔬菜批发市场、青岛菇鲜生连锁超市、深圳宝安农贸等全国多地批发市场,均价达15元/斤。此外,部分金耳被加工为冻干切片、金耳肽等深加工产品,进入山姆、沃尔玛等高端商超,市场前景广阔。
“智慧方舱模式有效破解了农用地紧缺瓶颈,为打造江北最大食药用菌产业基地奠定基础。”临清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汪震表示。(记者 吕晓磊)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