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灯坏了不到半天就修好了,现在小区环境整洁,停车也有序,住得越来越舒心!”不久前,济南市天桥区北村街道毕家洼西区社区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这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的治理新变化。作为拥有5042户、1.1万余名居民的开放式小区,该社区以“五微不至”党建品牌为抓手,通过“微网格”“微心愿”“微物业”等“五微”举措,今年已解决“下水道堵塞”“设施损坏”等民生问题100余件,居民投诉量大幅下降,成为天桥区以“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天桥区委政法委以此类社区治理实践为基础,持续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加强矛盾多元化解,优化网格服务管理,多举措助推基层治理水平跃升。
聚焦治理效能提升,天桥区扎实健全网格治理体系:建立网格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对全区基础网格、专属直属网格设置情况开展全面评估,及时跟进调整,严格落实网格事项准入退出制度,持续推进“多格合一、一网统管”。加强与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协同,规范专职网格员日常管理,推行每日例会、走网入格、服务承诺等做法,逐步推动“街管社用”,动员网格社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依托“网格学院”常态开展业务培训、技能比武等。提升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智慧网格APP使用效率,用好网格微服务群,加强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区直部门(单位)联动攻关,推动数据全面收集、问题全面分析、工单全面数字化流转、任务全面落实处置。
以实体化、实战化为导向,天桥区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区、街道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统筹矛盾纠纷化解、信访服务、诉讼服务等功能建设。聚合8个行业管理部门和3个调解组织,建成11个矛盾调处室,推动集中办公、专题研判、综合处置,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一线指挥所”。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灵活采取“常驻+随驻+入驻”方式,推动专业力量下沉基层调解组织、行家里手融入专业性调委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入驻综治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增强矛盾多元化解合力。
紧盯安全稳定底线,天桥区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接合部、人流集中场所等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排查整治和安全防范,强化社会面巡逻,围绕繁华商圈、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优化部署“135”快反圈,突发事件就近、就早、就小处置。加强对各类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成立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3个专项组,建立健全诉求发现、信息互通、个案会商等机制,加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锚定高质量发展需求,天桥区不断加大法治服务保障力度:将法治服务的触角深入新材料产业园、城市更新重点片区,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落实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整合法治工作资源,扎实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发挥好“智囊团”“人才库”作用,服务依法决策、依法施政;组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合同审查、政策法规咨询等优质法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惩侵犯民营企业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