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手机贴膜经常换吗?您是自己贴还是选择专业服务?近日,几位市民和记者的贴膜经历令人印象深刻。一面是线上低至9.9元包邮的自贴膜,一面是线下从10元到上百元不等的专业服务,小小的手机膜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曲面屏钢化膜
75元起卖
近日,济南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周末去逛商场时,一个品牌手机贴膜店的宣传牌吸引了她:100元贴9次(原价25元一次)。张女士手机贴膜刚好要换,她记得上次在美食城的小摊上的软膜还花了30元,如此实惠的价格不能错过。
“啊?75元!怎么那么贵?不是100元9次吗?”听了店员的报价,张女士惊讶地问。“您这是曲面屏,曲面屏的钢化膜就是贵,软膜也要近三十元,直屏的就便宜一点儿。”
张女士之前的手机贴膜都是软膜,想换个钢化膜,又觉得太贵了。“店员说正值活动期间,充150元可以贴4次,算下来不到40元,而且这四次也可以贴其他人的手机,非常划算。”于是,张女士就办了会员卡。店员贴完膜,张女士的手机像换了新的,刷屏幕丝滑极了,“一时还有点儿适应不了”。
12日,记者探访了张女士所说的品牌贴膜店。时隔两天,贴膜店的宣传牌换成了“钢化膜10元起”。恰逢一名会员来换贴膜,这名会员是直屏手机,之前办了100元9次的卡。店员见她手机膜摔碎,手机也有些划痕,建议她升级为150元的套餐,但是顾客不为所动。
“我们店曲面屏钢化膜最便宜的就是75元的,还有140多元的,160多元的。”店员表示,曲面屏的工艺和更换流程等方面都比直屏贵,30多元并不算贵。记者看到,柜台上的价位牌上,160元一张的钢化膜,办会员640元可以贴9次,算下来70多元一张。
追求性价比
不少人自己贴膜
虽然大街小巷不乏贴膜店,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己贴膜。“我都是网购后自己贴,现在商家都会附上工具,扫二维码有视频教程,自己也能贴得很好。”70后高先生表示,由于他的技术比较好,亲朋好友同事,身边很多人的手机贴膜都是他贴,“他们都调侃我即使失了业,也可以去干贴膜。”
“我也是自己贴,贴膜是个易耗品,我一般都是一次购买好几张。”95后小言说,现在很多贴膜是“傻瓜型”,可以说有手就能贴,完全不用担心、不服帖等问题,“人家专业贴膜也是练出来的,多试几次就好了。”
另一部分注重体验的消费者,则愿意为服务付费。这种分化推动市场呈现两极化趋势:一端是线上平价市场的持续扩张,主打高性价比与便捷性;另一端是线下专业服务的升级,通过透明化定价、标准化服务吸引客户。就像张女士说的,“物理除尘、化学清洁、膜片定位、边缘检查……人家那一套流程下来,看上去就觉得专业又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