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农民全链条培育 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9 09:19:38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探索农民全链条培育 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字体:

  临沂市高素质农民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民教育培训,正是承担着为乡村振兴“筑石夯基”的这份历史重任。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山东省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十四五”期间,围绕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创新引领,勇担试点,学用贯通,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探索构建了具有山东特色的高素质农民全链条培育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搭建起多层次和多模块的立体教育体系,取得了扎实成效。

  全国试点

  高素质农民培训与学历衔接成人教育落地山东

  2023年,对于菏泽单县谢集镇耿庄村党支部委员朱一通而言,是值得回忆的一年。这一年,他被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成人教育专科录取,主攻市场营销专业。

  “作为一名新农人,过去也参加了很多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但都是短期的,这次衔接到学历提升,还是头一次。”朱一通高兴地详细介绍,学校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通过系统学习,让他对做好基层群众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课程中还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了更多启发。

  2024年7月,单县首次举行了函授教育期末考试,单县各乡镇的种养大户和年轻村干部等共38名学员参与。蔡堂镇种养大户姚振国就是这38名中的一员,高中学历的他选的是畜牧兽医专业。姚振国说,以前防疫治病主要靠经验,通过系统学习遗传学、畜牧学等相关知识,他对搞好养殖扩大规模,更有信心了。

  据悉,2023年山东成为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训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历提升衔接试点省份,试点工作由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共同组织,包括济南平阴、菏泽单县等在内的10个县(市、区)被选为试点。10个县(市、区)共计有373名高素质农民被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成人教育专科录取,分别就读于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和市场营销专业。

  目前按照规定,培训学习期满后,技能考核和毕业考试合格者,将获技能培训结业证书以及国家承认学历专科毕业证书,实现高素质农民技能和学历双提升,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学用贯通

  首届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大赛绚丽多彩

  “十四五”期间,电商直播蓬勃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更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模式。各地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和典型示范,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就在金秋九月,首届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招远举办。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有500多家农业企业、360多位乡村达人、100多位农技推广能手参赛,累计线上销售山东特色产品达1.2亿元,3个赛道共拍摄发布短视频1万多条,总播放量超过2亿次,赛出了一批优秀农村电商人才、团队以及农产品供应链,多款爆品热销全网,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山东省首届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大赛的绚丽多彩,离不开乡村电商直播人才这个“蓄水池”。而这背后,是这些年对农村电商教育培训个性化、定制化以及细水长流的点滴浇灌。

  农广校作为山东省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每年都会开展电商专题培训班。山东省农广校校长赵冰透露,“十四五”期间,省市县三级总计培训电商专业人才3000多人,培养出一批闻名全国的电商直播带货网红。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着力加强农村电商带头人学用贯通式的培养,发挥好高素质农民产业发展服务联盟等平台的作用,为学员与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搭建起桥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助力农民增收。”赵冰总结说。

  师傅带徒

  新农人培训手把手

  “十四五”期间,山东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深入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等为重点,搭建起省级示范性培训,市、县两级培训的立体培训体系。

  “师傅带徒弟项目”高效推进了高素质农民培育,进一步提高农民培训有效性、精准性,成为山东高素质农民培育发挥“首创精神”典型模式。全省80名“土专家”“田秀才”及产业发展带头人、传统技艺传承人等高素质农民大师,通过“传帮带”成功培训多名高素质农民徒弟。

  潍坊市临朐县“高素质农民大师”高元军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方式,向徒弟们传授生产经营技术技能,让徒弟们学会新技术、实现新增收。

  菏泽曹县知名的农民专家和黑小麦育种专家郭玉宝,通过“师傅带徒”培训班向15名农民传授小麦冬管技术,涵盖控旺、病虫害防治、科学灌溉等关键实用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单县30岁的赵利宁,2023年返乡从事西红柿种植,拜“齐鲁乡村之星”任辉为师,通过“师傅带徒弟”模式快速走上了西红柿种植之路。

  师傅带徒弟,仅仅是“十四五”期间山东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一个缩影。正是通过依托各级农广校体系等主体,山东省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试点工作,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十四五”即将收官,让我们用一名参加了山东农广校培训的农民学员在网上的抒怀结个尾:“2025年秋,站在结业后的田埂上回望,农广校的培训如同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大门,更在泥土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个人的成长终将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千万高素质农民的点滴成长,终将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壮阔浪潮。而这,正是农广校播撒的火种,在田野上绽放的万千生机。”(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