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数据红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20 16:17:01
来源:大众日报

济南数据红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字体:

  济南市槐荫区的山东凯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型小微企业,因为中标新项目,经营采购需贷款融资,通过工商银行App,一键授权申请“泉融E贷”,当天就拿到了279万元资金。济南佳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比亚迪的供货商后,生产规模扩大,同样线上申请到了230万元信用贷款应急周转……

  济南正在用数据要素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融资繁的现实难题。

  数据+模型,放贷零坏账

  “政务数据帮着银行精准识别,金融活水得以滴灌小微企业。”工商银行济南分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李熙宁介绍,他们的模型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对政务数据进行了9806项指标的数据探查,算出每家企业的授信额度,可为济南114万户小微经营主体提供智能化、纯信用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线上秒批秒贷,远比以前的线下尽调效率高。上线不到1年,“泉融E贷”在济南已累计提款17.96亿元,户均授信提高80万元,尚无一笔坏账。

  这得益于“泉融通”——济南市综合融资服务平台,为银行机构提供了企业的医保、社保、公积金等多方数据源,“以数定信、以信促贷”。举例来说,一家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数据下降了,以往银行机构是不会轻易放贷的。现在通过模型比对、交叉验证公积金、社保、医保等政务数据,如果发现这家企业为员工缴存的公积金、社保等保持稳定,银行据此认定企业只是遇到了短期困难,可以提供资金渡过难关。这就解决了以前测算授信额度的一大痛点:只看企业的经营数据,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走眼”。

  济南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所属的济南财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数商,作为济南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机构,围绕打通金融领域数据应用堵点,依托济南市海量公共数据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363款数据产品并在“泉融通”上架,为银行、担保等数十家金融机构提供个性化数据服务。

  这一模式先后在多家银行落地。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则通过“泉融通”平台接入个人公积金等公共数据产品,应用于“惠民贷”业务,4个月来累计服务客户7800人,发放贷款4.8亿元。

  在国家数据局公布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项目名单中,济南2个项目上榜,“泉融通”获得金融赛道三等奖。这也是济南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的新成效。

  数据×行业,资源变资产

  记者从济南市大数据局获悉,近年来,济南先后出台办法建立机制,解决了各部门“不愿汇聚”“汇聚不全”等问题,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以保障数据可用、好用。截至目前,77个部门和15个区县(功能区)的20081项数据资源已接入,落地472亿条数据,为71个部门单位356个系统的数据共享应用提供支撑,累计办理各单位数据申请11984次,支撑各类共享调用54亿余次,保障数据交换14亿条。2023年,济南又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政府立法的形式,从制度上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至今已接入221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上线290款公共数据产品,形成800余笔交易订单,累计交付数据1200余万条。

  政府掌握的公共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如何确保安全是关键。济南市大数据局充分整合了神思电子、浪潮集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山大地纬等本地领军企业的技术优势,运用数据沙箱、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为数据加装“防火墙”“隔离屋”,确保在可信空间内流通,实现了“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可以理解为数据处理全程“打马赛克”、可追溯不可篡改、访问查询全部记录留痕……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释放公共数据的价值。

  针对敏感数据授权应用难的痛点,济南还基于国产区块链技术建设了“泉城链”平台,还数于民,精准授权。通过“爱山东”App为个人和企业开通“数据保险箱”,比如企业需要贷款时,可一键授权银行查询相关信息,创新模式实现政务数据流通和自主授权使用。截至目前,已开设区块链账户430万个,上链政务数据200余项,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夯实数据底座,创新应用场景,促进数据流通……济南正努力通过市场化配置,释放数据红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数字经济新格局。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