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序推进适墒播种-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20 16:16:17
来源:大众日报

济南有序推进适墒播种

字体:

  11月12日9时许,在山东省商河县龙桑寺镇杨茂家村南侧,刘越驾驶着阿玛松气吹式精量播种机开始了一天的小麦播种工作。这台气吹式精量播种机的播种速度可达15公里/小时,从事农业工作多年的刘越可以很轻松地驾驶这台装了北斗导航的“庞然大物”。“这款播种机一仓可以装2000斤,一次能播种70多亩地,跑得快、很出活,很适合现在的土壤墒情。”刘越说。

  商河县农保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曲来国一大早也来到了地里。他蹲下用手攥起一抔土对记者说:“今年秋季雨水大,前期土壤很湿,我此前已经做了深翻,又晾了五六天。现在土壤墒情不错,加上最近几天温度适宜,很适合播种了。”

  曲来国是商河县的种粮大户,目前经营粮田2000余亩,还提供着18万亩耕地的社会化服务。曲来国也是商河县农业生产服务协会的负责人,为提高播种精度,他搭建了中农云智慧农机云平台,可以远程实时查看播种进度、作业面积以及农业机械的工作状态。

  “先进机械的更新换代,加上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让我们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我们根据今年情况,也适量增加了小麦播种量,而且管理前移。”曲来国说。

  今年9月中下旬以来,济南市遭遇秋季连续阴雨天气,对秋粮收获腾茬、小麦适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随着秋种进入攻坚阶段,如何提高播种质量、保障冬小麦顺利出苗越冬,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点。据记者观察,南到长清区,北到起步区、商河县,有些地方种植户仍在播种,而有些小麦苗已经露了头,地里能看到绿色。

  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党工委委员、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孙连勇告诉记者,街道辖区秋种基本上已经结束,今年秋种确实要比往年要晚一些。“我们建议种植户提高播种量,年后增加水肥,加强管理。”

  今年10月20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全市小麦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该《意见》围绕提高播种质量,以土壤墒情为主线,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强化科学管理,落实小麦抗湿晚播关键技术,全力培育冬前壮苗。

  采访当天,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物技术部部长邹永洲也带着团队来到了曲来国正在播种的庄稼地。邹永洲告诉记者,前期持续降雨对秋收秋种工作确实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年秋种普遍比往年要晚一些,好在最近天气比较好,各产粮区县正趁着降温前加快秋种进度,进度都差不多。

  “判断土壤墒情有个土办法,从地里抓一把土握手成团,落地能够散开,这时候土壤墒情在70%-80%,是最适宜播种小麦的时候。我们前期建议种植户浅翻旋耕或者直接旋耕播种,今年播种不宜太深,深度在3-4厘米即可。此外,我们也建议优先选择抗冻性好、根系发达、成穗率高、群体构建快的优良品种,种子要进行拌种或包衣,避免‘白籽下地’。”邹永洲说。

  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还加强技术应变调整,积极应对小麦大面积晚播,将小麦播种关键技术由“适期晚播”调整为“抗湿晚播”。“种后即管,建议种植户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早查苗补苗。在播后苗前,进行封闭除草。因地制宜开展冬前划锄、合理镇压,增温保墒、抗逆防冻,保苗安全越冬。”邹永洲告诉记者。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闫坤告诉记者:“我们还加强帮包指导服务,市里成立‘三秋’生产督帮一体工作专班,组建了四个工作组,融合六支市级技术帮包指导组,联动百余支区县、街镇帮包小组,持续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督导、解难题和网格化技术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推进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此外,我们还引导种植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11月18日,记者从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11月17日,全市小麦已播种329.08万亩,秋种进度95.85%。下一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加强农情调度和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技术服务,全力保障秋种工作顺利推进,为明年夏粮稳产保供夯实基础。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