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款小番茄,个头和普通葡萄差不多。通体青绿,似乎尚未成熟,看起来有些酸涩。一口吃进嘴里,却发现口感清爽,甜嫩多汁。
“这是我们现在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一款小西红柿,名字叫‘青甜’。去年,一亩‘青甜’一季就能卖到5万块钱左右。”寿光市古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祥滨介绍道。
“七彩番茄·魅力古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就位于寿光市古城街道。片区内建成了68家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34个番茄品种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3个番茄新品种正在进行认定,年育苗量突破9亿株。街道目前有番茄专业合作社260余家,番茄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年产量35万吨。合作社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深度链接国内外市场。

番茄种植的关键点,一看种子,二看技术。
从种子来说,古城有聚集优势。古城街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番茄品种展示推广基地,国内外百余家种子公司的近万个番茄品种,都在这个片区进行种植展示推广。根据番茄新品种的长势、抗病性、产量、口感等情况,选择确定下一季种植的番茄品种。这是窗口,也是风向标。李祥滨说:“国内外的种子公司新推出优质水果番茄品种,古城的老百姓第一时间就能接触到。”
从技术来说,古城有历史优势。“同样的品种,懂技术和不懂技术,种出来的口感也是不一样的。最基本的控水、控肥把握不好,口感都会有差别,”李祥滨告诉记者,“古城老百姓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种植西红柿了,发展到今天,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除了品种展示推广,古城还打造了“番茄育种育苗”、“优质番茄产销”聚集区,不断延伸壮大番茄全产业链条,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潍坊市委党校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汤丽丽认为,古城实践启示有三:一是立足禀赋,选准产业是基础。二是系统思维,整合资源是关键。三是民生导向,共享成果是根本。片区化的最终落脚点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要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既实现“务农、顾家、增收”三不误,又以产业收益反哺乡村建设,真正达成“产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良性循环。
记者短评:一粒种子的全域提升
古城街道将“一粒种子”通过片区资源整合,成长为覆盖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农旅的完整产业链,培育起了30亿元级大产业,诠释了片区化“要素连片整合、产业连片发展”的核心内涵。这也证明了片区化不是简单的“村庄拼凑”,而是通过科学规划、机制创新,以主导产业为纽带,以农业园区为带动,让乡村振兴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提升”。(曾轲 修从涛 王佳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