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船触礁遇险 救援队8小时奋战成功脱险-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24 11:27:57
来源:青岛早报

钓鱼船触礁遇险 救援队8小时奋战成功脱险

字体:

  11月21日,船号为“青钓196号”钓鱼船在青岛五号码头灯塔附近海域遭受海浪冲击,不慎触礁。船体因撞击发生倾斜,随时会存在侧翻风险。青岛市救生协会接到求助后,迅速组织多支救生队前往现场救援。经过8小时的紧急救援,在30余名救援人员协同努力下,“青钓196号”钓鱼船成功拖离触礁区域,被安全拖抵青岛轮渡码头。

  险情突发火速救援

  11月21日上午10时,青岛市救生协会接到救援警讯:一艘船号为“青钓196号”钓鱼船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海域因遭受海量冲击导致触礁,船体随即出现右倾。受即将上涨的海浪影响,船只面临侧翻风险。

  “青钓196号”搁浅位置是在五号码头灯塔浪堤坝区域,该处海况复杂,暗礁密布,潮汐流速较快。“事发点位水文环境严峻,救援面临天然挑战。”协会会长王超判断,搁浅船只姿态极不稳定,船底部分结构已与礁石形成嵌合。如不及时实施救援,午后随着潮位上涨势必增强海浪冲击力,船体结构恐面临进一步损伤。

  了解情况后,王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迅速调派具备丰富救援经验的世宝特迪生海上救生队队长吕文召、世宝特东方救生队队长刘东方等骨干力量组成第一梯队,携带浮筒、牵引缆绳、防水泵等救援设备,全速赶往现场。“海况复杂,各救援单位须紧密配合,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确保行动高效推进。” 王超发出指令。

  胶着困境智勇破局

  王超率领两支救援队作为先遣力量,率先抵达事发海域。现场勘察发现,“青钓196号”钓鱼船被海浪推至灯塔防浪堤坝上,此时正值退潮,部分堤坝结构裸露在外。船体与坝体碰撞后形成明显右倾,倾斜船身与复杂水下结构相互制约,使救援作业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处于低潮期,船体暂时稳定,但潮水上涨后,海浪冲击力会成倍增加,船体倾斜可能进一步加剧。”刘东方说道。“船底与礁石嵌合很深,直接拖拽可能造成船体损伤。我们需要先用浮筒稳固船身,再寻找最佳脱困时机。” “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刘队负责浮筒固定,吕队准备牵引装置。我们必须赶在涨潮前完成船体加固,确保救援工作万无一失。”王超说道。

  根据现场情况,三人决定采用浮筒支撑方案,为船体提供额外浮力,防止倾斜加重。王超随即协调后方支援团队,紧急调运十余只大型浮筒。浮筒送达后,三艘救生艇在海浪中协同作业,队员们利用专业缆绳将浮筒分组固定在船体左舷侧。“注意缆绳张力,确保浮筒分布均匀!”刘东方喊道。经过紧张施工,浮筒系统成功部署完毕,船体倾斜态势得到初步控制。

  众志成城终挽狂澜

  在船体稳定性得到保障后,救援队随即展开拖拽作业。吕文召指挥队员为“青钓196号”系牢主牵引缆绳,由一艘大马力救生艇担任主拖船发起首次尝试。然而因船底与礁石嵌合过紧,加上海浪持续冲击,尽管全力施救,船体仍未能脱困。

  “船体卡得太紧,单艇动力不足。”面对单艇拖拽力不足情况,王超果断调整救援方案,迅速调集世宝特奥利来三浴码头和世宝特小港湾等救援队驰援现场。随着多支救援力量的集结,8艘救援艇、30余名队员投入行动。指挥组立即制定协同拖带方案,采取“多艇联动、分向施力”策略,从船尾与左舷两侧同步拖拽。“注意缆绳角度,避免相互干扰!”王超说道。

  下午时段,潮水持续上涨,海浪冲击加剧,救援时间更为紧迫。全体救援人员把握高潮位窗口,在多艇协同下统一发力,通过持续稳定的拖拽逐步松动船体。经过数次集中尝试,“青钓196号”终于成功摆脱礁石,被稳妥拖离至深水区。傍晚6时许,在历时8小时救援,“青钓196号”钓鱼船被安全拖抵青岛轮渡码头,救援任务圆满完成。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