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再生水补源,北大沙河白鹭归-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27 16:09:32
来源:大众日报

济南:再生水补源,北大沙河白鹭归

字体:

  大学自建中水站,每年节约数百万水费;地上公园、地下治污,济南起步区向污水要资源;再生水“洗净”北大沙河,白鹭重返河滩……在日前举办的2025泉城环保世纪行活动中,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济南通过精准治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之路。

  走进山东建筑大学中水站,全校师生日常产生的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重复用于绿化等。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肖岛介绍,该中水站由学校师生自主设计,日处理能力4000吨,每吨成本约1.5元,比自来水(4.35元/吨)便宜得多,每年可为学校节省数百万元的水费。经过20年的运行和改进,这套设施为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方案。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崔寨污水处理厂,地上是公园,地下每天可处理污水4万吨,并再生3万吨水回用,向污水要资源。既消除了噪声、异味等传统污水处理站的缺点,又可绿化浇灌、清洗道路、补充河道水源等,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助力起步区“无废城市”示范区建设。

  站在长清区北大沙河桥上,可以看到远处成群的白鹭在河滩觅食,野鸭游弋水中。而在以前,季节性断流,违章侵占,水质较差等现象突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后,北大沙河入黄河口断面成为国控断面,通过控源、截污、修复等措施,水质稳步提升。济南西区污水处理厂、济南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的达标尾水成为主要水源,实施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经过微生物菌群、砾石过滤、植物根系吸收等一系列组合工艺,如今北大沙河入黄断面连续四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多种水鸟也重新在此繁衍栖息。

  在日前举办的2025泉城环保世纪行活动中,记者了解到,今年1-10月,济南市国控、省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分别为100%、81%,分别超过省“十四五”指标要求30个百分点、47.7个百分点;18处城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综合指数3.66,同比改善14.9%;PM2.5同比改善17.1%,优良天数比率同比增加15.7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安全和生态质量保持稳定。

  据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持续深化低碳建设,引导2家发电企业完成碳排放配额交易63万吨,相当于550万棵成年树木的碳汇总量;调整优化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新纳入清单企业(项目)337家,增长30.6%;壮大环保产业,8家规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企业实现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14.4%;持续推进“无感”执法,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6%以上;监测队伍水平持续提升,济南市代表队在省监测大比武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无废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今年新认定市级“无废细胞”782个。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