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双减之后,山东潍坊一学校推行家庭闲暇教育

2023年03月24日 11:31:31 来源: 齐鲁晚报

  “作业不出校门”、课后活动的时间更多了……“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双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如何继续推动“双减”落实,真正重构基础教育生态?如何做教育质量的“加法”,更好地满足家长、学生对教育的新诉求?面对“双减”实践中出现的新难点、新痛点又该如何破题?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以新课标为依据,通过三段式课后服务和“33+”家庭闲暇课程,给予家庭更多的引导和参照,通过校内课程与家庭闲暇教育的闭环,满足每个家庭的成长需求,“赋能”学子成长。

  课程

  为家庭教育赋能

  提升学子素养

  记者了解到,中新双语学校实行的三段式“33+”课程体系,“三段式”主要是指三个时间段,第一段是课后服务放学至5点段,低年级社团活动,中高年级完成作业;第二段是课后服务5点至5:50段,学生社团活动;第三段是学生的家庭闲暇时光。

  校内课后服务完成后,作业不出门,减负担。第三段家庭闲暇时光学生有更多时间与家长进行亲子互动,如何让这个时段玩得更有意义、学得更有“嚼劲儿”,给予家庭更多的引导和参照,中新双语学校尝试探索“33+”家庭闲暇课程,通过拓展共育时空,科学规划亲子活动,通过校外资源包指导家庭亲子活动,为家庭教育赋能,为学子核心素养提升加码。

  “33+”中的第一个“3”是指“每日3部曲”,即每天必做内容,包括:体育家庭作业、30分钟双语阅读、复习和预习。第二个“3”即三个课程日,包括:数学游戏日、科学探究日、家庭劳动日,由学校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包,家庭自主选取使用,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家共享智慧、资源共享。“+”谐音“家”和“加”,旨在为每个家庭留下可供延伸的留白空间,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打造适合家庭特色的N个课程,在不同的成长路径中实现不一样的人生。学校倡导每个家庭建立“家庭特色课程日”,自主规划,自主开展。

  学校

  延展共育渠道

  共建互信共进

  202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教会孩子做人。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效协同,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校长张茜表示,要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校必须从国家课程、课后服务、课堂学习和家庭教育等多角度整体考虑学校教育的供给结构、内容结构。而“33+”所有的课程学生自愿选择,与校内的课程结合评价,不打卡、不评比,以课程为载体,实现课业负担“减”下来,课外素养“加”上去,减少课内课后家庭闲暇时间的交叉重叠,为家庭教育提了质。通过三段式“33+”课程体系,打通学生学习的时空界限、学科界限,延展共育渠道,引导家长“智陪”“共进”,实现家校之间的共建互信,实现育人效益的高质达成。

  家长

  黏合亲子关系

  指明家教方向

  3月21日,晚饭后,三年级七班家长郑艳丽和孩子一起,查看闲暇课程资源包,和孩子一起做家庭科学实验。一点盐让可乐瞬间爆发,孩子在感叹有趣的同时,也了解了溶解度这一科学知识。学校发放的资源包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家庭成员简单易学。而这也成为新学期,中新双语家长们的常态。家长们用“双减”解放出来的时间进行亲子体验互动,成为密切亲子关系的“黏合剂”。

  三年级一班家长郭丽表示,有一段时间,如何安排孩子在家时间的确是犯难,学校官方推荐的课程资源包可以借鉴,学起来更放心了。“每日3部曲”中的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阅读,调动了孩子的阅读兴趣,结合学校设置的“悦”读银行,班级阅读氛围浓厚,孩子爱上了读书,孩子回家后“母慈子孝”的画面也越来越温馨。

  六年级七班家长高振庆说: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包是家长和孩子的刚需,为家庭教育做好了方向的引领,丰富了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挖掘了孩子们的特长,培养了孩子们广泛的爱好,拓宽了一条特长生的捷径,为以后幸福人生打下了基础,也解决了家长无暇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6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