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山东频道 > 信息

重产业、护生态、惠民生,梁山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06月24日 07:55:21 来源: 梁山县委宣传部

  六月的黄河,蜿蜒奔涌、水天相接。无人机镜头下,沿岸的梁山县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千秋大计,事关民族复兴和永续发展。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沿线各地倾注心力。

  作为济宁市唯一的沿黄县,梁山县把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部署、高位推进,完善政策、强化措施,综合治理、优化生态,传承文化、增强自信,壮大产业、夯实支撑,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如今在梁山,保护治理黄河的氛围更加浓厚,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环境美了 “鸟中大熊猫”成常客

  一辆单车、一台单反,梁山摄影爱好者王渊成每逢周末都会穿行在家乡的角角落落,寻找最美镜头。“你看,这张是我前不久在梁山泊水库拍到的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对水质要求非常高。”5月12日,王渊成翻着手机上的图片库,自豪地介绍。近年来,包括梁山泊平原水库在内的梁山县环城水系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他和影友们近年来拍到的震旦鸦雀、翠鸟、天鹅等对环境要求高的珍稀鸟类不下于100种。

  水库源头正是30多公里以外的黄河。珍稀鸟类的频繁驻足,得益于近年来梁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我们成立了全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变原来的环保局单打独斗抓环保为全县齐心协力护生态。分管县长每周都会带领十几个部门到一线自查污染问题,建立台账,限时解决。”梁山县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徐进介绍。为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梁山县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问题交办职能单位,开展系统自查,建立工作台账,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不仅如此,梁山县结合黄河梁山段滩区土地现状,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严格审查工业企业、项目等建设环评手续,严禁在生态红线内部建设任何违规项目。梁山与上游郓城县、下游东平县签订黄河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每月对黄河干流出入境断面、陈垓浮桥、京九浮桥水质例行监测。1—3月份,黄河干流上下游水质(扣除总氮指标)均达到地表三类水。同时,开展停工停产涉危废企业排查、医疗废物处置监管、黄河清废等专项行动,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加强“一住两公”重点建设地块管理,落实能耗“双控”措施,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与治理同步,梁山县主动构建沿河生态保护体系。开展“绿满梁山”三年行动计划,年植树造林平均1万亩,对13万亩防护林加强管护、每年补植,筑牢绿色生态屏障。黄河沿岸3个乡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将招商引资工业项目落入经济开发区及其他园区,滩区乡镇仅布局家居产业等低碳项目。实施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湿地修复与生态保护工程,清淤整理淤积湖面3000多亩,稳定水源和湿地水面工程。环湿地建设8.6千米绿色生态保护长廊,建设外围缓冲带约84公顷,净化湿地水系。对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到新型社区后废弃的19个自然村庄进行统一规划、整理,对废弃房屋、院墙、街道、房台进行拆除、平整、整理,改造成高标准农田2300亩。一季度,梁山县SO2、NO2、PM2.5等6项指标同比改善幅度均位列全市第1,国控邓楼泵站断面为地表Ⅲ类水,达标率100%。

  梁山县引黄入城的同时,将北部龟山河、西部西环城河、南部流畅河、东部梁济运河4条河首尾相接,形成30公里的环城水系,将县城置于碧水环绕之中。“清风碧水,神清气爽。”环境的改善让王渊成和伙伴们养成了每天晨练的习惯,围着梁山泊水库跑上一圈正好5公里,一天工作有精神。

  三区同建 滩区居民搬出“水窝子”

  5月12日下午6点,距离黄河6公里之外的迁建安置区黄河新苑社区,古稀之年的居民闫传奇换下保安制服下了班。穿过几栋楼,老闫一首小曲儿没哼完就到家了,打开房门,饭香味扑鼻而来。自从搬进社区,他家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窗明几净的客厅里摆着舒适的大沙发,精致的电视墙上挂着超清大电视,旁边是崭新的空调。在干净整洁的厨房里,新装的抽油烟机、天然气和冰箱等设备一应俱全,一件件新潮电器一点不输城里人家。

  “小区干净宽敞,学校、超市、卫生室啥都有。老伴还在物业上班,一个月将近两千块钱的工资。比比从前,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提起以前的日子,闫传奇的老伴打开了话匣子,“我嫁到王石楼村的第七天就发水了,那时的房子是土坯房,遇水就塌,房子年年修。后来改建成砖瓦房,但也难逃洪涝之苦。有一年,刚刚吐穗的玉米全部淹死,屋子里全是水,家具、粮食全泡了,我们住了一个月的帐篷。年年都得修房子,一辈子就光‘捣鼓’这点事了。”

  2020年底,“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轮回循环终于结束了。梁山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居民迁建社区、家居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区同建”工程,实现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全省滩区迁建总结性绩效评价中,梁山县位列第1名。

  梁山县规划建设黄河新苑、翠屏家园2个集中安置社区,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贸市场、商业街、黄河文化馆。社区外建设“四好道路”、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及天然气入户等公共服务设施。当地发挥滩区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家居产业园区,打造集板材深加工、高档板材生产、家具加工、智能家居研发生产、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吸纳5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规划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滩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推行“支部+合作社”模式,让滩区群众以耕地入股,既能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又能实现滩区群众租金、薪金、股金“三金收入”。

  滩区发展产业,绿色环保是第一标准。5月12日傍晚,梁山县家居产业园的山东欧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空地上堆着树枝、树根和板皮厂下脚料等原料,它们被投放到一条从西到东400多米长的生产线上,经过下料、粉碎、干燥、湿胶搅拌、铺装、热压、齐边、砂光等环节,变成了一块块1.5厘米厚的均质刨花板。“树干用于做板皮,树根、树枝、板皮下脚料则成了我们的原料,一棵速生杨树就这样被‘吃干榨净’,一点也不浪费。不仅如此,这些原料每吨只卖450元—460元,经加工后下线的刨花板却能卖到1200元/立方米,合算起来附加值提高近800元。”公司生产厂长杜德胜介绍,他们生产的板材可以直接用来做高档家具和房屋装修。

  如今,“三区同建”工程让外出打工的“打工人”在家门口就能安居乐业。梁山县赵堌堆乡黄河滩区迁建社区翠屏家园的居民赵长安,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准时来到社区附近的梁山家居产业园打卡上班。“住着楼房,在家门口按点上下班,一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这是以前想不到的事。”

  产业立县 “逆势增长”里蕴含高质量

  着力打造沿黄现代产业走廊,梁山县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全县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调优调绿产业结构。

  梁山的专用汽车产业是全国规模最大、聚集度最高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智能化创新成为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链省级的趋势。成立18年的山东水泊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靠着技术创新,潜心研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其专用车栏板智能焊接生产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第一。2022年5月份,水泊焊割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企业。

  梁山县没有稀土矿,却有个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园内企业不仅能生产稀土,而且企业间还形成了闭环循环经济产业链。产业园内的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李瑞宏解释,一台新能源汽车中有300多个含有磁性材料的零部件,从中能提取出20多千克钕,价值约1万元。废料综合利用就是梁山稀土产业“无中生有”的原因。

  “我国每年产生含有磁性材料的固体废弃物达20万吨,不仅占用空间而且污染环境。我们公司就相当于上游企业的一个废料回收处理车间,整个产业链实现‘绿色制造’。”李瑞宏介绍,一切含有磁性材料的边角废料,以及淘汰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和家用电器拆解废料等,都是他们的原料。目前,中稀天马拥有稀土废料年处理2万吨的生产能力。

  2020年设立的山东梁山稀土新材料产业园,以中稀天马为龙头,新引进南稀金石、中杭磁材、山东蒙稀等项目落地,形成集稀土氧化物萃取、金属合金加工、磁材加工为一体的闭合产业链。2021年,梁山县稀土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家,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5.67亿元,同比增长352%,拉动全县工业产值增长17.8个百分点。

  同样逆势增长的还有港航物流产业。梁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400万吨,目前正在规划实施临港产业园,建设现代物流交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预计2025年年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7000万吨,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平台化、智慧化绿色物流园区。梁山港董事长陈哲介绍:“今年一季度,梁山港来煤共计21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6.64万吨,增幅为35.10%;发运煤炭共计199.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2.4万吨,增幅为19.35%;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来煤量、发运量、营收指标均超额完成,实现首季‘开门红’。”

  梁山聚焦专用汽车、教育服务、绿色食品、稀土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走特色化、集群化之路。同时重点推进港航经济,以大物流带动大产业,走好“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带动全县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年,梁山县专门设立了工业经济(制造强市)指挥部,建立“1+4+7”的组织架构,设立由一名县级领导、一名部门负责人、一名主办银行负责人、一名驻企干部组成的“四人工作小组”,“四对一”服务企业发展。对省市县重点项目,实施领导包保、挂图作战,实行“六个一”包保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要求,确保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完工、投产。

  梁山县将主动融入重大发展战略,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实施滩区生态综合整治、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升黄河长治久安保障能力、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增创优势。统筹推进区域协同、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在新一轮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中增创高质量的领先优势、各类人才的集聚优势和交通便利的通达优势,努力实现后发快进、跨越赶超。(侯敏)

[ 编辑:杨曼妮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70300